◎韓 濤
(湛江市赤坎區教育局教研室,廣東 湛江 524000)
小學階段作為小學生思維和智力成長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以其固有的邏輯性與抽象性成為小學教育里的重點和難點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進程的加快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進步需要越來越多的綜合性發展的全面型人才,因此,素質教育階段也越來越強調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核心素養在小學教學體系中沒有發揮出較好的現實意義,在當前的教學情境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核心素養是指人們能夠對復雜的社會環境進行應對的綜合性能力.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由此可見,核心素養是要求學生全面性發展的,培養學生具備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能力.
核心素養的整體性較強,覆蓋面也更加廣泛,在小學學科教學中能夠貫穿始終,核心素養不僅能夠培養個人學習知識的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起著關鍵性作用.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過程,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日后學生的學習和步入社會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1].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日后小學生的成長起到了基礎性作用,由此可見,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不可小覷.
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數學在培養學生建立抽象與邏輯思維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建模的理解與應用,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成長的關鍵時期,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師成為數學課堂上的唯一主體,學生在長期“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中逐漸淪為課堂上被動的接受者.教師在向學生源源不斷地傳遞與灌輸知識點的同時,學生的任務只有死記硬背知識點、考點,過分重視教學結果,從而導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限制.
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方面越來越重視教師的教學成果.因此,學生成績的好壞直接成為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有力標尺,進而導致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成績的提升,反而漸漸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對數學學科的講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思維得到鍛煉,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數學學科重點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并對出現的數學問題用公式加以解決,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一方面,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身心得到釋放;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個人修養的培養,使學生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得到鍛煉.
核心素養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全面發展,小學作為學生智力發育的基礎性階段,由于受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限制性因素的影響,在對問題的理解等方面也同樣受到了限制[2].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加以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應堅持以“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觀點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每一名學生個體的觀察情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加以聯系.善于通過舉例法,是數學案例能夠更貼合生活實際,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數學學習的道具,例如,對于多面體的學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在學習多邊形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多邊形.這樣的動手操作,一方面,在視覺上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在培養自己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加深了對數學模型的構建,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意識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數學學科以其固有的邏輯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思考,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鉆研能力,從而加強思維鍛煉,促進自
身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在對習題的講解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能夠大膽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到的解題辦法,并針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加以補充拓展,引導學生能夠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例如,在引導低年級學生理解“克、千克、噸”等重量單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道具,如羽毛、棉花等,使學生能夠從視覺、觸覺、聽覺等方面全面理解重量單位,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與理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大的方面,創新是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的不竭動力,也是社會發展的力量之源;小的方面,創新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小學生跳出應試教育的框架,對小學生培養個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擺脫思維定式的影響[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小學生能夠積極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善于動腦解決問題.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和身體成長階段,好玩好動,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是這個年齡段的固有特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難以達到高度地集中.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的心理,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使小學生產生對學習數學的探索心理,進而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科技的進步促進著教學方法的不斷變革,教學形式也由傳統的板書教學向著多媒體教學不斷發展,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學生對學習更容易接受,在方便了教師教學的同時,也方便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微課等新式教學方法的有效利用,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了很大的靈活性,對于不懂的問題可以反復地觀看,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地與教師加以溝通.
數學意識的培養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促進意義,數學意識體現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以及對數學核心素養,通過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數學體系,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通過對歸納法、舉例法、推理法等數學解題方法的合理運用,明確各種數學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構建出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是教學內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將教學案例更好地融合于實際,能夠做到一切來源于實際又不脫離實際,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培養學生鉆研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多種渠道加強對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1]陳六一,劉曉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57-60.
[2]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4):42-45,48.
[3]蘇東.試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J].中國西部,2017(2):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