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陳營鎮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出臺,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被列為小學數學的重點教學內容.事實上,許多小學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去實現數學生活化,然而這種生活化教學模式依然有許多的成長空間.本文探究的就是關于促進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制訂新穎合理的教學計劃,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并且重視家長的引導監督作用,從多方面思考,促進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發展.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充滿著人類的喜怒哀樂,所以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不能忽視情緒對課堂效率的影響.積極樂觀的情緒自然會帶來積極樂觀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制訂計劃推動數學教學生活化時,要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舒緩學生的情緒上.此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或者小競賽的方式,簡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教授學生乘法時,可以玩一個數字接龍的游戲.全班學生都參加,依次進行1至100報數,數字是2的倍數的學生喊出“茄子”這個口號,數字是3的倍數的學生喊出“蘿卜”這個口號.報錯或是報數遲緩的學生受到小小的懲罰,在講臺上將乘法口訣完整地背誦出來.這種帶有競爭色彩的小游戲使整個班級的學生共同參與其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算能力和靈活度.游戲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設計出更加新穎有趣的游戲形式.只有營造出一個寬松的課堂環境,教師才能夠更加自然地植入生活中的案例.如果在嚴肅凝重的課堂上,教師突然提出一個特別生活化的例子,就會顯得很突兀,學生也會明顯地察覺出教師是在“為了完成舉例的教學任務而舉出生活案例”的違和感.所以,要想將生活融入數學課堂,第一步就要先打造一個寬松活躍的課堂環境.
為了配合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學校不僅僅要依靠教師的課外補充,更要重視教材的選取,與教學任務的調整.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校往往更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教材的選取上會選擇一些知識點多而廣的教材.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過多地對學生傳輸知識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學生思維混亂,不能完全吸收所有知識點,知識點逐漸積壓,為以后的學習產生了嚴重的阻礙.所以,教師應該選取難度適中的教材,低年級的數學教材內容最好是選擇漫畫與數學內容相互搭配的版本,選取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簡化后編入教材.比如,在每一章節的最后設置一些思考題,將生活中問題的原型編入其中,由學生自己進行翻譯,將實際問題轉化為通過計算就可以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的分析能力、審題水平都影響著做題的正確率.教師的教學任務也要有所調整,不要只放在公式的理解與背誦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審題的水平都要列入教學重點任務之中.選取案例進行多角度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在眾多分析方法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主要由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組成,教師、同學和家長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人物.所以,如何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深入發展,不僅要從教師的角度考慮,也要重視家長在生活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家長在去超市進行采購時應該將孩子也帶在身邊,讓孩子包圍在數字之中,鍛煉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家長應該找準時機向孩子灌輸數學知識,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比如,今天的芹菜打折,八折優惠,原價是10元/kg,媽媽買了三斤的芹菜,豬肉價格是30元/kg,媽媽買了一斤豬肉,在結賬時,媽媽假裝不會算總錢數,向孩子求助.這時候,孩子為了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就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首先,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告訴孩子1千克等于2斤,打八折就是商品原價的0.8倍,將問題數字化以后孩子就能開始使用加減乘除進行計算了.公式就是10×0.5×3×0.8+30×0.5×1=27,所以媽媽共要付款27元.總之,生活化模式不僅是依靠教師口頭的講解,依靠教材上對生活案例的分析與描寫,重要的是實踐.而家長正好可以彌補學校在實踐這塊內容上的空缺.只有將理論結合實際,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字的敏感度.
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了,語文的作文教學、英語的口語教學都在向生活化模式過渡,只有數學教學過渡難度最大,因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模式要融入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之中,貫穿始末.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完善,每一種先進的、有效的教學模式都會迎來發展的機遇.現如今,生活化教學模式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機遇,教師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好每一次發展機遇.
[1]沈寶琴.來自生活的悅動音符——淺析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120-121.
[2]李浩韻.信息技術環境下創設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討——以“長方體體積計算”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3(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