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娜 羅少甫 何嘉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在生活各方面的廣泛應用也日益突顯出其重要性。《計算機網絡基礎》作為各高職高專院校的必修課程為網絡技術學習莫定了重要基礎。為改變傳統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的現狀,本文提出一種“自頂向下”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進而實現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掌握專業技能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 自頂向下 任務驅動 Packet Tracer
一、國內《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現狀
當前國內主流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材以“OSI七層模型”及“TCP/IP體系結構”為主線,自底向上從物理層開始層層遞進講解至最高層應用層,課程教學模式主要遵循教師理論講授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理論概念為主。然而由于計算機網絡基礎中原理性的知識往往晦澀枯燥,尤其是物理層中與數據通信相關的部分概念非常抽象,極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喪失學習興趣。為解決課程教學中偏重理論化的問題,朱潔等在《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的項目驅動式教學改勒中提出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引入項目驅動教學法,可在項目流程的熟悉與項目需求的實現過程中加深自身對網絡系統整體結構的理解。蘇錦等提出合理引入思科公司的Packet Tracer模擬器來構建虛擬實驗教學平臺,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二、互聯網快速發展環境下《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不足
(1)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手段單一且缺乏系統化應用。當前《計算機網絡基礎》多被作為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在教學中側重于計算機網絡的工作原理講解。結合高職學生的自身學習特點,。單一的理論化教學模式及復雜的網絡原理性知識加之缺乏一定的課程實踐也進一步導致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認同度不夠。
(2)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大綱體系與網絡技術發展不匹配。“互聯網+”的大環境中網絡技術的應用逐漸在普通人群中推廣普及,早期的“自底向上”的課程大綱體系與當前學生的內在知識體系存在一定不匹配,且缺乏課程情景化設計。
(3)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項目實訓平臺配置過于簡單化,而且網絡實驗的復雜性及數據在網絡傳輸中的非可視性。學生很難在較少的實際操作中系統性化理解網絡技術知識,更無法加以靈活運用。
三、《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項目驅動式“自頂向下”教學模式設計
(1)“自頂向下的項目驅動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思路。依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高職學生的自身學習特點,在教師講授理論基礎的同時可結合更多實際應用案例(比如以高校校園網的規劃及設計),運用實踐項目及專業理論相互融合的方法重組課程結構,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引導課程項目結構化、模塊化。
(2)本文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引入一種“自頂向下”的知識體系結構,即自應用層先引入計算機網絡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循序漸進地引出實現應用的原理背景(如 HTTP,FTP協議的實現等),再講解網絡在傳輸層、網絡層及數據鏈路層的工作原理,層層推進。“自頂向下”的知識體系結構中,每個章節結合實際網絡環境中的項目,組織出對應項目模塊并設計相應的類比仿真實驗,在課程教學中通過項目實驗仿真吸引學生形成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原理仿真項目和虛擬工程項目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用“項目”進行新知識的引入;借助課堂輔助工具(如班課APP)及時收集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一,以網絡應用及應用場景原理為背景,將整個計算機網絡基礎依據TCP/IP網絡體系結構劃分為五大模塊,四個層次。
第二,運用高校校園網的實體網絡環境為基礎結合PacketTracer模擬仿真軟件共同搭建實踐環節的課程教學。
第三,教師在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靈活運用Packet Tracer模擬仿真軟件將抽象不可視的網絡環境中傳輸的數據形象化,并在網絡仿真平臺下演示網絡的配置方法。
(3)依托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創建新形態的實訓考核體系。將“局域網規劃與配置”作為《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實訓考核項目納入考評系統,同時將此項目劃分成多個小模塊貫穿在整個課程設計體系中,最后由學生根據個人對所學知識結構的理解、知識檢索學習以及實地調研,運用實驗仿真平臺設計規劃配置一個校園局域網絡,并通過對照高校校園網絡現實環境的規劃及配置結果對學生的作品做出講評考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四、“自頂向下”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模式主要特色
(1)轉換《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自底向下”的固定模式,從學生易于接受知識的角度提出一種“自頂向下”的課程體系結構,同時結合仿真模擬平臺的仿真效果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運用“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式將專業理論原理知識與網絡技術應用的具體項目對應成“課程任務模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采用課堂輔助APP對學生掌握情況及時掌控,最后將各個任務模塊完成整合,重構還原項目原型,并于校園局域網的真實網絡環境對照,將學生成果納入期末考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3)“項目驅動的自頂向下”的教學模式,從一定程度上更貼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利于培養高職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革課堂教學現狀,激發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五、總結
本文通過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在整合課程教學內容基礎上,提出了一種“自頂向下”項目驅動的課程教學模式,同時借助Packet Tracer仿真模擬平臺完成課程實踐,相較傳統計算機網絡基礎較單一的專業理論教學模式,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領會,并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