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師要以“多元朗讀、反復誦讀”“啟發想象、遷移表達”“拓展訓練、學用結合”“聽說讀寫、互動促進”為抓手,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感;能力培養;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1-0039-01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何謂語感?就是人在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對言語理解與言語生成的綜合全面的、直覺的語言能力。它是人與語言這一對象相適應的感覺,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一種悟性、直覺和直接的理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呢?本文對此進行相關研究。
一、以“多元朗讀、反復誦讀”為抓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它重在強調通過反復的朗讀活動,不但能夠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更為重要的是還能讓人奇妙地感悟蘊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韻質”。就語文優質課教學來說,它離不開教師的深情范讀,范讀能為學生提供一種正確的導向,讓學生在感悟與模仿中逐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聆聽范讀的過程中,學生不斷生成自內而外的解讀感悟和實際體會能力,在厚積薄發中不斷訓練并培養語感能力。以《天鵝的故事》教學為例,針對課文第五六自然段的“破冰”內容,教師可以借助語言描繪這一途徑,采用不同的表情、語氣和聲調,讀出老天鵝為了天鵝群的生存,不惜用身體和生命撲打冰面并使之破縫的頑強精神。學生既被天鵝的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精神所震撼,又沉浸在抑揚頓挫的情感范讀之中。范讀聲戛然而止,全班思緒還處于“海棠依舊”狀態。這既是涵泳與傳遞,又是熏陶與濡染。
二、以“啟發想象、遷移表達”為抓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選入語文教材的文章,是歷經積淀而不朽的文學經典和精髓,程度不同地蘊藏著可供想象的潛在空間,如“字面意義”“弦外之意”“空白現象”“模糊多義”等。鑒于此,學習者只有充分利用語言材料開展想象,才能切實感受語言文字的原始信息。這種“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想象與聯想,對于訓練并培養敏銳深切的語感能力具有不容忽視且無可替代的作用。以《詹天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分析當時外國報紙的輕蔑話——“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然后結合“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比計劃提早兩年”,讓學生想象并討論——如何“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在討論與交流中,學生想象著帝國主義“驚嘆不已”“滿面慚愧”“自嘆不如”的樣子,這有利于形成“語義生成火種,智慧激活語言,心靈滋潤語感”的妙境。
三、以“拓展訓練、學用結合”為抓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在強調“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與“要想學游泳,必須多下水”這一俗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語言學習以交際為根本目的,教師只有以“拓展訓練、學用結合”為抓手,引導學生多進行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熟能生巧,不斷強化語感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組織并引導學生在讀懂、感悟的基礎上,積極有效地開展喜聞樂見、豐富多元的口語交際活動,努力為學生提供語感訓練的廣闊時空。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開展三分鐘到五分鐘的“語文采風資源共享”活動,有效激發學生樂于表達的意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對課內外人物、事件、現象等進行評說;還可以適時適量地引導學生開展主題演講、專題辯論和課本劇表演等語文實踐活動。這些,都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載體和良好平臺。
四、以“聽說讀寫、互動促進”為抓手,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要以交際為核心,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讀、寫四者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內在關系——“合則共榮、分則互損”。多閱讀、多積累、多感悟、多體會,有利于語感能力的形成與提高。鑒于此,語文教師應當而且必須指導學生多聽良言,多讀好書,多留意作者詞句表達的真實意思,并能進行有質量的復述。在課堂教學中要多設計一些提問,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組織語言回答,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感能力。人的語感能力往往來自自己的潛意識,而多寫有助于語感的表現和成熟。這種由潛意識進入顯意識、由內在潛能轉化為外在行動的語言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的語感能力不斷強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抄寫、仿寫、改寫和語句積累、勤寫日記等形式,培養自己的語感轉化、發散和深化能力,在讀寫互動中實現和諧相生。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并加強學生的語感能力訓練。這既是語文教學活動的應有之義,又是提升學生語文水平、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實際需要,能夠切實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要以“多元朗讀、反復誦讀”“啟發想象、遷移表達”“拓展訓練、學用結合”“聽說讀寫、互動促進”為抓手,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霞.試論小語教學中培養語感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4).
[2]黃亮妹.小學語文聽說讀寫育“語感”[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