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遠宏
(作者系湖北省襄陽市方圓學校校長)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方圓學校從2006年開始在校內全面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十多年來,學校探索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每天鍛煉一小時”實踐模式,尤其在大課間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
在大課間活動課程開發之前,干部教師對當前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認識到:目前各校對學生大課間活動內容和鍛煉形式安排比較單一,項目設置不夠科學,沒有具體的活動操作標準;監控過程和評價考核形同虛設,流于形式等。根據這些問題,學校理清了“每天鍛煉一小時”大課間活動課程的開發思路,即“每天鍛煉一小時”大課間活動所有課程的設置均要有一套較完備的設置原則、課程內容、鍛煉方法以及監控考核體系。課程由兩部分組成:集體訓練項目課程和分組訓練項目課程。集體訓練時間進行的是群體項目;分組訓練時間則進行的是各班的“體育鍛煉達成目標項目”。
為了保證“每天鍛煉一小時”大課間課程的順利開發及實施,學校特別成立體育工作室,全面負責師生大課間課程的規劃、開發與實施。學校組織體育工作室對全校師生每天大課間鍛煉的時間和內容分別作了具體安排。師生群體類課程除廣播體操外,還開發了校園集體舞。體育工作室根據對家長和師生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為各年級選定不同的小組分組課程活動項目。十多年來,學校不斷對大課間活動課程項目及達成目標進調整,使其更加科學完善。
構建活動鍛煉模式。學校在體育師資配置上采取教師編班配置,將教師分配到班級,對學生鍛煉的技巧給予細節指導,做學生活動鍛煉的示范者、引導者和管理者。學生參與鍛煉的模式采取集體參與、分組訓練和個人自主鍛煉相結合的方式。學校還采用家校聯動機制,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生的家庭體育鍛煉。各年級學生每日完成適當的家庭體育鍛煉項目和寒暑假特色鍛煉項目。在學期末,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方圓紀錄”之“親子鍛煉紀錄”活動。
設計監控機制。學校實行四級監控巡查機制:一是課間師生集合到位情況由大隊部值日學生進行檢查,結果納入文明班級評選; 二是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跟班、做操(或跑操)情況由當天帶班領導檢查,結果計入教師績效考核;三是各班學生做廣播操和跳校園集體舞情況由各班班干部互評,結果納入文明班級評選; 四是體育鍛煉達成目標分組活動由體育工作室教師帶領學生干部檢查,結果每日通報,每月匯總。
建立評價體系。制定考核獎勵方案,通過達標合格測評、班級PK、精英展示、方圓紀錄等方式對大課間課程鍛煉的成效進行測評和考核。目前“方圓紀錄”主要開展的是各年級男女生一分鐘跳繩挑戰賽。課程開展以來,不斷有學生刷新同年級紀錄,創造“方圓紀錄”的新水平。學校根據學生達標項目最高紀錄,創建了“方圓榮譽殿堂”,以此方式鼓勵師生向更高目標沖刺。
經過十多年的改革與實踐,學校不斷探索師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大課間的課程體系和活動思路,取得了較為顯著的實踐效果。學校編著了《方正做人 圓潤人生》校本教材,出版了專著《每天鍛煉一小時行動策略與實踐》,完成了兩項省級課題研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將李遠宏校長的講座《每天鍛煉一小時行動策略與實踐》收入院課程資源庫,用于對全國教育干部和教師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