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孟令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要重視班主任工作,完善學校的班主任制度。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是這個單位的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的靈魂,班主任對創設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班級管理工作也迎來了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本刊記者為此專訪了班主任工作研究專家、中學高級教師唐云增。
記者: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班主任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與人生方向。您認為作為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唐云增:班級是學校、家庭、社會影響的交匯場,是學校、家庭、社會聯系的紐帶和橋梁。班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小集體,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班主任要時刻把學生放心上,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思路清、要求明,多付出、善發現,才能真正做好班級管理。
第一,班主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政治上不能含糊不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第二,要建設好班集體,探索班集體建設的規律,掌握班集體建設的方法,提高班集體建設的科學性,讓學生生活在良好的集體中,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個性發展提供最充分的氛圍和條件。第三,不斷加強學習,充實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身品質,向著“四有”好班主任方向成長。第四,在班級教育和班級管理中,要牢記一個“核心”——班主任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對待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保護學生,因材施教,將班級打造成愛的搖籃。
記者:您覺得班主任工作有沒有操作規程,或者說是操作系統?班主任應該構建什么樣的班級管理模型?構建班級管理模型應關注哪些內容?
唐云增:南京師范大學班華教授指出,班主任專業本質屬性可能有好幾條,先認識以下兩條,一條是班主任是學生的精神關懷者,一條是班主任有自己的班級教育操作要素和系統。
全國班集體研究中心曾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別在浙江省臺州市、云南省昆明市、河南省鄭州市以“班級教育操作系統研究”為主題進行三次全國性的理論研討會。在我看來,班主任構建班級教育操作系統,利于把班級管理打造成一個系統,可有效避免學校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的隨意性和碎片化。班主任有了自己的班級教育操作系統,也標志著班主任班級管理基本規律的掌握,標志著班主任工作的成熱。
班級教育操作系統應由八個教育教學管理要素組成,即班主任、教師、學生;正確的教育理念;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目的;各種教育教學管理力量;班集體建設;活動(包括教育教學管理活動);評價;反思。這八個要素涉及了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的目的、主體、理念、力量,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的途徑、方法、評價和研究,以及班主任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等。這樣的系統,便于上下貫通,實現細化、深化、具體化工作的開展。
記者:您多年研究班集體建設,您覺得應該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一個班集體建設得好壞該如何進行評估?
唐云增:“班級”不等于“班集體”,班級不可能自發地形成班集體。其形成需班主任教師和學生一同自覺 “建設”,也必須具備以下5個條件:一是有明確的個人目標和集體的共同目標;二是有良好的師生、生生、個人與集體、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三是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四是有良好的規范;五是有學生們喜愛的教育教學活動,這種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獲得了全面成長。
基于數以百計班主任的班集體建設過程的資料,我國班集體建設的“基本過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6個階段:摸清班情;提出目標;開展活動(包括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等);單元評價(形成性評價);螺旋發展;終結性評價(達標驗收)。班級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班集體建設——把班級建設成為班集體”。不把“班級建設成為班集體”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任務,班主任就成了一名“具體事務者”,就失去了班級管理的真正價值。只有把“班級”建設成為“班集體”,方能充分發揮“班級”“班級管理”在教育教學中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班集體發展水平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一般采用以下8種方法。(1)班主任自評陳述法。充分尊重班主任的自主精神。先由班主任向優秀班集體發展水平評估小組陳述自己班集體建設的過程,并對班級發展水平做出自我評價。如果班主任認為自己的班級還未建設成班集體,就不應再進行第二項內容的考察評價。(2)學生問卷——學生自評法。(3)任課老師評估,全體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總量大于班主任了解學生的總量,全體任課教師在班集體建設中的作用總量大于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中的作用總量,全體任課教師對該班級是否建設成為班集體具有發言權。(4)資料閱讀。班集體建設的痕跡,留在班級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真實、可貴的原始資料。(5)與學生交談。(6)活動展示。包括課堂教學、班級活動、小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特別是課堂教學活動,因為班集體建設成功的第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高質量的課堂教學。(7)觀察。(8)合議。對班集體發展水平的評估的理想方法,是對班集體建設的理論拿握得好,自己有豐富的班集體建設經驗,又了解這個班級集體建設實際的一群人的合議。
自1983年以來,我們的班集體建設研究經過35年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實踐和研究涉及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近70個縣市區的中小學,取得了豐富的經驗,留下系統的資料,逐步構建了班集體建設理論體系。
記者:您作為一個老德育工作者對現在的班主任有怎樣的期待?
唐云增: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縱深推進,班主任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專業挑戰和巨大的社會壓力,班主任管理的專業化水平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素質教育的成敗,班主任管理能力也越來越成為學校發展和當前教育改革的瓶頸。因此,班主任要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反復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探索當前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實事求是地處理好班主任想把班級教育管理好的美好愿望追求與班主任自身的專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抓住當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牛鼻子”。相關部門機構要加強對班主任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培養、培訓,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專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充分調動學習的自覺性,發揮班主任、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班級教育管理的水平,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好,落實到校、落實到班、落實到課、落實到管理,生根、發枝、開花、結果,形成中國學校未來發展的新模式,為中國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