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生態文化旅游區實驗小學 陳 莉
小學生處在對任何事物都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的階段,而且小學生的興趣十分廣泛,對一些新鮮事物非常好奇,不過小學生的記憶力相對短暫。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學會數學的概念,還需要加強對數學定義的記憶與運用,只有學生在腦子里深刻地記住了數學概念,才可以在實際問題中正確運用。因此,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來說,加強學生的記憶是提升數學學習水平的重要基礎。
學生的記憶能力與學習環境有重要的聯系,只有輕松的學習環境,才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如果學生在緊張恐懼的狀態下學習記憶,只會降低學生記憶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揮。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心理比較放松的狀態下提升記憶力。
一般來說,一個人所記憶的事情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且從大腦記憶的內容來看,包括以下幾種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和形象記憶,而按照我們的感官記憶來看,主要包括聽覺、視覺和味覺記憶等。此外,還有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所謂有意記憶就是有目的地去記憶一件事物,而無意記憶就是不經意地記住了一件事物。我們都知道,大腦不但能夠記憶事情,還會有遺忘事情的時候,即大腦對一些事情的反應減小,經驗逐漸模糊,就會逐漸遺忘。
對于小學生學習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小學生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要記住知識點,并且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以正確運用。而一旦小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遺忘了所學的知識內容,就會影響其學習效果,并且會加大學習難度。影響小學生遺忘的主要原因包括學習的干擾、記憶消退以及動機等方面。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合理引導學生記憶學習內容,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目的,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課堂中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內容,并且要學會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明確講述知識點,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從而使得學生整理學習重點,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強化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小學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材料,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就會加深學生的記憶。比如,在為學生講解圖形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物體,更加形象地展示知識內容,不僅便于學生對圖形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防止學生遺忘學過的知識,課堂開始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并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或者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逐漸提升綜合數學水平。
要想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一定要明確課堂學習目標,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促使學生整理好自己的思路,為將來解決實際問題打下扎實的基礎。而學生整理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需要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更高的學習目標,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一般是從學生出發,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盡可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舊知識的復習,引出對新知識的好奇,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舊的知識的記憶,而且滿足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將具體的知識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親身感受到學習的抽象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實現數學綜合水平的提升。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解新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復習舊的知識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多次復習記憶,可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能力,并且能夠讓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知識。所以,重復記憶法可以讓學生學會總結數學知識,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合理地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可以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運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為學生創設輕松的環境,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松,從而提升學生的記憶力。
【備注:本文為淮安生態文旅區實驗小學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申請書編號為D/2016/02/313)結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