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三川
摘 要:偵查活動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是刑事訴訟法律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辦理有利于完善刑事訴訟法律監督。
關鍵詞:偵查活動;法律監督;案件化辦理
一、偵查活動監督的概況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批準逮捕權是檢察機關的主要職權之一,當然具備法律監督屬性。行使批準逮捕權的同時如何履行檢察監督職能,長期困擾學界與實務界。有學者甚至提出,要在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提請的逮捕決定權的基礎上賦予檢察機關更多的監督權和明確其監督效果。
刑事訴訟法律監督機制貫穿于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審判、裁決、執行五個階段。《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試行)》第十四章對刑事訴訟法律監督進行規定,其中第二節規定為偵查活動監督。
偵查活動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
二、偵查活動監督案件的分類
1.分類依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試行)》第五百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對于情節較輕的,可以由檢察人員以口頭方式向偵查人員或者公安機關負責人提出糾正意見,并及時向本部門負責人匯報;必要的時候,由部門負責人提出。對于情節較重的違法情形,應當報請檢察長批準后,向公安機關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具體分類
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試行)》第五百六十六條,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可分為三類:①口頭糾違案件;②書面糾違案件;③移送犯罪案件。在檢察實務當中,口頭糾違案件、書面糾違案件運用較為普遍,移送犯罪案件情況較少。
3.口頭糾違案件與書面糾違案件的區分
口頭糾違案件與書面糾違案件的區別在于情節是否嚴重,情節嚴重的即為書面糾違案件。檢察實務當中以《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試行)》第五百六十五條的規定為主要區分,第五百六十五條規定“偵查活動監督主要發現和糾正以下違法行為:(一)采用”對于此二十項違法行為,向公安機關偵查部門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不在此列的向偵查部門口頭糾違。根據要求,第五百六十五條前十項為嚴重書面糾違,后十項為普通書面糾違。
三、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運行機制
為確保偵查活動監督工作順利推進,渝中區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辦理確立了一系列運行機制。在2016年9月更是按照重慶市檢察院的安排部署試點運行深圳市檢察院研究開發的偵查活動監督平臺。
1.誰審查誰辦理
偵查活動監督主要依托于審查逮捕案件,檢察官通過對審查逮捕案件的審查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若發現違法線索即由該檢察官對偵查活動監督案件進行辦理,示情節是否嚴重提出口頭糾違、發出書面糾違、移送犯罪。
2.登記備案制度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對偵查活動監督書面糾違案件建立登記備案制度,即檢察官在審查逮捕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偵查活動監督線索并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等文書后及時在部門內勤處備案登記,設立專門臺賬,便于部門掌握偵查活動監督書面糾違案件的數量、類型、分布等情況。
3.案件抵扣制度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對偵查活動監督書面糾違案件建立案件抵扣制度,即檢察官在審查逮捕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偵查活動監督線索并發出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發出一份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即可通過填寫書面申請減少審查逮捕案件一件,以此提高檢察官辦理偵查活動監督書面糾違案件的積極性。
4.剛性監督制度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通過與同級公安機關召開聯席會議,對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辦理情況進行通氣,以期得到區公安分局的支持與配合。與此同時,雙方會簽審查逮捕案件偵查活動監督銜接實施辦法,期望實現偵查活動監督數據共享,從偵查活動層面減少或者杜絕不規范甚至是違法行為的發生,雙方實現良性互動,人民檢察院履行好監督職責,發揮監督作用,確保偵查活動監督更具剛性,
5.追蹤協調制度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定期由分管領導帶隊就檢察官在審查逮捕案件辦理過程中提出的偵查活動監督事項進行追蹤、協調,督促公安機關就偵查活動監督事項及時回復,妥善整改,確保偵查活動監督取得實效。
四、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辦理的現狀
1.延展性不夠
目前,偵查活動監督案件主要依托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檢察官通過書面審查、訊問犯罪嫌疑人等方式發現監督線索。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停留在事后階段,對于事前延展不夠,人民檢察院無法觸及到審查逮捕案件以前或者以外的偵查活動。
2.剛性仍有不足
目前,偵查活動監督案件辦理后,能夠得到公安機關的回復,但回復意見往往比較格式化,未見實質性、差異化的整改措施。此外,同一偵查部門同樣的偵查違法活動可能會多次出現。
3.主動性不強
當前,一些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辦理審查逮捕案件數量大、任務重、時間短,如何在確保辦案質量的同時做好偵查活動監督工作存在難點,導致部分檢察人員主動性不強,存在重辦案、輕監督的錯誤意識,重配合、輕監督的錯誤現象。
五、完善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化辦理的建議
1.拓展監督渠道
(1)向前延伸。通過提前介入等方式,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將偵查活動監督向前延伸。
(2)向外延伸。通過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派出所監督等方式查找偵查活動監督線索來源,將偵查活動監督向外延伸,不局限于審查逮捕案件之中。
2.增強監督剛性
在檢察實務當中,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進行監督,需要公安機關的支持與配合,而支持與配合的維度掌握不好會減弱偵查活動監督的剛性,需檢察院與公安機關把握好維度,增強監督剛性。
3.增強主動性
(1)轉變意識。檢察人員需切實轉變重辦案、輕監督的錯誤意識,認識到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監督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神圣使命。
(2)完善激勵機制。在轉變檢察人員意識的同時亦要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將偵查活動監督案件辦理作為檢察人員考核的項目,以此激勵檢察人員增強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龍宗智.《相對合理主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