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在如今的教學中,需要用“十九大”精神的高標準、新時代的新方位來衡量工作,并找出如今現代化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圍繞現代化教育謀劃“十九大”之后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而教師更是需要做到牢記囑托,不忘初心,以德樹人這一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育;初心;品德
教師應該不忘初心跟黨走,堅持正確的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國的教育事業有更好的發展,并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一、熱愛學生,寬容善待
在教育中,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希望,教師應該以愛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如今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對于老師都存在害怕的心理,與老師的交流也不會太頻繁。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就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讓學生從心里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主動與老師交流。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币虼?,想要做一個學生喜愛的教師,教師自身不僅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而且更多需要的是具備一顆愛學生的心,而得到教師的關愛,也是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懷揣一顆真誠的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愛教師,并在上課時愿意與教師交流互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習效率。此外,當學生犯錯之后,教師需要做的是學會寬容學生,并耐心告知學生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而不是嚴厲地抨擊學生。教師學會善待每一位學生,師生之間的情感才會變得更加深厚,學生也才會喜愛上教師,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受到任何心理影響,且會專心聽課,認真思考教師所講的內容,積極回答問題等。總之,身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愛是不可缺少的。教師需要無時無刻關注學生的狀態,發現學生有苦惱時,更是需要去關愛學生,主動詢問學生發生了什么,并給出合理的方案。例如:對于自卑的學生教師需要送去自信,對于偏激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送去冷靜。這樣細致的關心,才能使得學生更加喜愛教師,讓學生從內心感到學習的快樂及溫暖。
二、知識淵博,創新教學
在改革后的教學中,傳統灌輸式教學已經被如今多樣的教學方式給代替,對于教學而言,無論是哪一科的教師都應該采取多樣的、創新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在創新中,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所需要學習的知識,而創新的教學方式也會使得教學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相應的提升。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以選用彩色粉筆邊教學、邊把文章中所出現的草、花、雨等描繪出來,這樣就比只用語言描述顯得更加形象生動,且富有感染力,帶給學生的影響也將會更加深刻。總之在教學中,雖然教學整體的內容上不會產生太大的變換,但學生會隨著不同的時期產生變換,如果教學方式不發生改變,必然也不會得到好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時代的變化來準備好每一節課,通過創新、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可以在課堂之上設計一些小話劇、朗誦比賽等,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興趣,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此外,教師更是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這樣在講課的時候,才可以給學生擴展一些課外知識,或者是用一些課外知識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再逐漸將其引入到課堂之中,這種方式也比直接講解課文內容要來得生動有趣。其呈現的教學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三、結束語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一系列關于教育事業、科學創新方法、關愛學生教育等的闡述,都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并且在此之間構成了一個結構性的體系工作。而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更是要做到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牢記囑托,不忘初心,立德樹人”這一點,通過加強對教育的建設來實現我國偉大的中國夢。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對學生教育的本質,從而將十九大精神合理地融入教學中,并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去感染學生,且從整體上提升教學質量,及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婧,王占綱,呂亞娟,等.牢記囑托 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8(4):10-11.
[2]胡德光.牢記囑托 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N].菏澤日報,2017-11-25(0001).
[3]豆文君.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決戰脫貧攻堅 秋季攻勢[J].當代貴州,2017(45):8-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