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峰
摘 要: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當今已進入網絡化時代,網絡逐步走進語文課堂,與語文課堂教學緊密相融。巧妙利用網絡可以擴大教學時空,有效地縮短了教與學之間的距離。網絡為我們提供了無限寬廣的教學天地。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以下探討。
關鍵詞:轉變觀念;發揮優勢;優化資源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通過信息化促進數字和課堂教學資源的共享。如何巧妙地將網絡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為教學所服務?筆者結合語文教學實踐來淺論自己的網絡化語文教學觀,為一線教育者提供教學借鑒。
一、轉變觀念,重塑角色,與時俱進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一直保持著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模式,如今已經顯得異常落后,現已進入了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在當今的信息時代,那些仍然堅持傳統教育觀念的人肯定會被新時代所淘汰。站在現代文明素質教育的需求高度,我們將認真研究網絡教育環境和新的語文教學理念,積極發揮教師在現代化教育中的引領作用。教學理念的轉變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要前提。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雖然教師專業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教師需要改變舊的教育教學觀念,不要人為地劃分信息技術課程與各學科之間的界限,有效地將網絡信息整合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以更好地適應當今的語文課堂教學,從而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今天的教育教學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方法從以前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式學習”。在新的網絡環境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導師和推動者。
二、發揮優勢,發展能力,激發興趣
1.利用網絡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線教學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并激發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的參與。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學習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分散。一旦使用在線網絡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生動、可視化的動態教學,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易于識別未被感知和不易察覺的事物,增強知識的生命力,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自然變得更濃。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通過在線視頻,讓學生以優美的旋律在桂林游覽,見證桂林山水的風景。我個人會欣賞漓江的寧靜、清澈和綠色、桂林山脈的奇觀和險峻,激發學生對祖國河流和山脈的熱愛和贊美。
2.利用網絡資源教學生如何提取信息
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獨特優勢之一是它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習材料,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充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名人故事、歷史故事或者游記類課文時,老師首先布置學生回家利用網絡進行預習。在課堂上,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每組根據學習內容進行探索,或直接進入相關網頁,或者撥打在線資源,嘗試根據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聯系自己收集的資料分析、整理、探討。
3.利用在線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語言學習在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自身的特點。在線教學使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學習世界,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同時,它在促進素質教育和發揮學生作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學《火燒云》時,由于學生很少看到火燒云的景象,我要求學生在課前從互聯網上搜索一些火燒云的圖片。課中,讓學生在班級里展示,并簡要介紹,使他們不僅學會收集信息,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學習文本內容的興趣,積極營造語文教學的濃厚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大膽想象力。為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探索,加深和加速對文本的理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有這么多精彩的教導,我深深體會到這樣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三、優化資源,優化課堂,注重效果
在線教學資源無疑是更先進、科學的教學資源。網絡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資源的共享以及數據的收集、檢索和應用。在網絡中,仍有許多事情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當然,對何時使用網絡以及如何使用網絡,教師必須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例如,當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學生會在課前閱讀有關地球的大量信息,包括美麗的地球自然景觀、豐富的資源,以及破壞環境的材料和圖片。課后,學生們用計算機制作了一份保護地球的宣傳記錄。網絡教學模式的運用應以“教材”教學為基礎,根據教材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網絡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
總之,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使用改變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更加優越的教育環境,最終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瑾瑜.課程改革與教師角色轉變[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1).
[2]董秀美.網絡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09.
[3]洪瑞美.利用網絡資源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J].科技信息,20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