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婧
當前社會處于一個轉型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主流的同時,多種價值觀并存,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極負面的因素。青少年是非觀念比較弱,世界觀、價值觀還未成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很容易受到負面影響。學校德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積極向上、樂觀正面的心態,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因此在負面價值觀影響下怎樣開始德育是我們值得探究的話題。
一、當前社會主要的負面價值觀
(一)功利及物質至上觀念對兒童產生了負面影響
1.功利至上觀念的來源
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家庭的經濟條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放棄精神的追求,過度地追逐物質享受,形成了功利至上的觀念。
2.功利至上觀念的不良影響
功利至上會導致我們過分追求短期的利益,孩子就會變得目光短淺,自私自利,而失去了更為遠大且以利他為目的的理想。失去理想的支持不利于孩子產生較大且長久的學習動力,只能暫時刺激孩子完成眼前的任務。
(二)重智輕德觀念對兒童道德水平發展提出了挑戰
1.什么是重智輕德觀念
當前,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希望運用科學的方法給予孩子最有效最合理的教育。然而很多家長還是局限于孩子的智力發展和知識的學習,把對孩子道德、心理等素養的培養放在了智力教育之后。
2.重智輕德觀念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孩子在大人重智輕德的影響下,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只要學習好,可以彌補其他的不足,學習好會更容易被周圍的人認可。于是孩子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科學習上,對社會實踐、公益活動等漠不關心。
二、負面價值觀對學校德育的影響
(一)負面價值觀通過家庭環境對孩子產生影響
1.負面價值觀不利于良好家庭氛圍的營造
負面價值觀的滲透對孩子的家庭環境產生了影響,對家庭成員產生了影響,那么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如果家庭成員屬于功利性的、暴力性的、道德水平低下的,那么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也會是功利性的、暴力的、道德水平低下的。
2.負面價值觀對孩子的行為方式有消極作用
孩子對于父母的行為具有傾向性,因此我們經常會說言傳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父母的價值觀就從這一言一行中逐步滲透,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孩子的價值觀。
(二)負面價值觀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1.形成了不利于孩子心理發展的教育環境
社會上,負面價值觀的長期滲透會使孩子出現各種心理發展的異常情況,例如,心理早熟、觀念偏激、自卑和過分自信。特別是功利的價值觀和教育觀,使得孩子的生活學習節奏加快,過分看重得失,背負了過重的心理負擔。有些孩子表現出了交往障礙、厭學、行為不良等心理問題。
2.幫助孩子構建了消極的認知模式
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人們的心理困擾產生并不是由不良事件本身導致的,而是由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決定的。同樣的事件發生,積極的觀念會降低負面情緒的產生,從而減少厭惡、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的產生,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而消極的負面的認知會導致這些負面情緒爆發,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三)負面價值觀與學校德育工作相背離
教育體制的現狀、升學就業競爭的嚴峻,使得現實生活中德育工作舉步維艱,人們始終不能把學校的德育放在和智育同等的地位,重智輕德的現象一直是存在的。這些都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戰,除了家長的配合程度會降低,學生也只會在學有余力的時候才能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德育活動中來。
三、學校德育對負面價值觀的應對策略
(一)家庭教育指導是學校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
1.通過家校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
學校應加強對家長的教育指導,開辦家長學校,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幫助家長樹立正確且行之有效的教育觀念。在家庭中盡量形成和諧、積極、充滿愛的氛圍,這樣才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
2.通過家長沙龍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
幫助家長樹立更為遠大的教育觀,促進子女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只專注于眼前的成績。使他們明白,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較高的道德水平才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消除負面價值觀影響的有力武器
1.關注孩子心理問題是當前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前我國有90%左右的小學生有心理困擾,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慮、逆反、情緒反常、社交困難等心理困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媒體網絡的負面價值觀的灌輸而造成的。因此處理好孩子們的心理問題,是我們當前德育的重要任務。
2.心理教育同時為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路
通過多種形式溝通引導,例如心理輔導、心理游戲、心理課程等活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兒童的需要、興趣、困難,能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能給兒童帶來安全感和歸宿感,強化兒童的積極行為,減少他們的消極心理,讓他們更加陽光快樂。
參考文獻:
吳鐸,羅國振.道德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