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情
摘 要:教師引入生活化教學可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與掌握英語。從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教學意義入手,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情境,利用角色扮演或游戲互動等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氛圍的同時,增進師生交流與互動,使小學英語課堂更真實與活躍。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技巧
為更好的體現(xiàn)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一直尋求著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fā)揮英語的交流作用。
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與學習情況,挖掘生活實際中可利用的教學素材,結合小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利用生活情境教學與教學內容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打造熟悉的生活情境,繼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與交際能力。例如,在學習“at the weekends”這一內容時,教師便可用簡單易懂的問題向學生進行提問,如:“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或“how dost she/he spend her/his weekends?”等,讓學生積極回答。有的學生就會說:“Play games,play football”,有的學生則會說:“Go to paint on Saturday and go on a picnic with your family on Sunday”。當有部分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時,處于被動學習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繼而參與到回答問題中。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重點單詞,如:“talk”,“of course”,“l(fā)earn from”或詢問、描述他人周末活動的句子,如:“she/he often...sometimes she/he...”,“I often/usually...sometimes I...”等,讓學生應用所學句子,將日常周末中自己活動的內容或他人活動的內容進行表達與闡述,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理解與掌握所學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同時,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在課外應用所學句式與他人進行交流,繼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胖瘦、愛好、性格等許多方面。我們老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表達的方式。如“My name is Sheng Yi”,“Im from China”,“I am twelve”,“I am active”,“I have short black hair and big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 and dance”等。Let students describe themselves.另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會見到或碰到很多與英語有關的,如停車的標志P;KFC(肯德基);CCTV(中國中央電視臺)等。此外,由于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英語知識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品牌英語,如快克(感冒藥)quick,波導(手機)bird,藍貓blue cat...這些品牌英語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學生家庭的生活內容。家是學生最熟悉、最溫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員、職業(yè)、家具等都是學生急于了解的教學內容。每一項內容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拓展。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來學習家庭成員,他們很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river”,“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worker.”,“This is me”等。又如,讓學生簡單的描述自己的房間或家。“This is my room. There is a bed,a desk, a closet and a shelf.There are two end tables near the bed.The computer is on the desk.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
融入游戲互動,拓展生活化教學內涵。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思與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部分學生則由于缺乏對英語口語交際的信心,課堂上常難以融入互動環(huán)節(jié)。為提高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參與度,教師應在生活化教學中有效融入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通過游戲教學形式,轉移學生注意力,并讓學生在活躍的教學氛圍中,感受英語帶來的樂趣,繼而培訓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在生活化教學中融入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可提高學生掌握重點詞匯的效率。故在學習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月份:一月January,二月February,三月March,四月April,五月May,六月June至十二月December此類使用頻率較高的詞匯時,教師便可展開游戲互動教學。充分利用卡片、多媒體等輔助材料與設備,讓學生依據隨機抽取的圖片,讀出或寫出月份的英語單詞。
生活角色扮演,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小學英語注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與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能力。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有效利用生活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英語生活化教學。提供學生自主發(fā)揮的語言交流空間,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角色扮演中,將英語課堂轉變?yōu)閷W生英語口語交際的主場地,繼而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通過生活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教學,既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a busy day”這一內容時,教師可設計以下角色讓學生選取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小明”、“莉莉”、“小華”。讓學生按照自由組合的形式,進行三個角色的扮演。同時,教師也可將三個角色不同時間段的生活內容提供給學生參考,讓學生依據自身的英語詞匯累積量,對表格中三個不同角色的內容進行口語闡述與交際。例如,將“小明”忙碌一天的內容分為:in the morning:wash,make up;in the afternoon:finish ones homework,play football;in the evening:take a shower,sleep等。讓學生通過自己扮演的角色,結合教師給予的內容進行溝通與交流,三人相互談論自己忙碌一天的內容。同時,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會應用“ready,really,at night,are you ready for...not yet”等需要掌握的詞句。讓學生在班級上進行角色扮演,提供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并體會到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英語詞匯與語法,而是將所學知識有效的應用于實際中,并在角色扮演中愛上英語。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強調“在做中學、在學中用”的最好體現(xiàn),生活化教學使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激發(fā)學生聽、說、讀、寫的強烈愿望,而且使學生學會用英語做事的同時,學會了做人,把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有著深遠的意義。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這塊生活舞臺上,通過“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演一演”等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引導學生說英語,講英語,最終,在絢麗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語,使英語真正走進每一個學生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愛上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