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楊春
企業在一定的社會條件背景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戰經驗逐漸形成屬于自己企業的經營方式、管理方式以及企業和員工相融合的最佳規章制度等。與人性化相適應的文化是那種能充分實現員工自我價值的精神文化,充分實現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及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的企業文化。只有在企業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企業文化,才能以文化為手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寶潔企業文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有啟發的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企業背后人性化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
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寶潔,在企業文化方面塑造出了難以效仿的組織氛圍與共識基礎,為銷售運作與團隊合作營造了有利的組織環境,使寶潔的營銷文化受到大眾的喜愛。
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美化生活的同時,生產提供一流的產品為理念。為企業帶來了利潤的不斷增長,品牌效應的不斷擴大,使得員工和企業實現了共同繁榮。而寶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未停止,以貼近生活主題的廣告,走近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在很多人看來寶潔品牌中一半是廣告效應體現的,實際上,品牌背后真正體現的是寶潔深厚的文化底蘊。
寶潔公司非常重視員工和消費者,而兩者也成為了它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
1.企業文化的靈魂支配者
在寶潔公司內部員工被視為公司最無價的寶貴資源。寶潔公司的一位前任董事長曾說:“如果你把我們的資金、廠房及品牌留下,把我們的人帶走,我們的公司會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們的資金、廠房及品牌,而留下我們的人,十年內我們將重建一切。”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寶潔對員工的器重,也充分體現出,企業以員工為核心出發點。
此外,寶潔公司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站穩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寶潔看重人才的培養。與很多企業一樣,寶潔每年也會從全國最頂尖的大學選拔招聘優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作為他們的重點培養對象。然后對這些培養對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塑造他們的身上具有的優點,使他們成為公司的頂尖人才。當然,可以說在培養優秀員工方面,寶潔是盡其所能的為員工的發展進行培養,這也是寶潔公司不斷取得突破的原因。而寶潔在員工身上所傾注的心血也使得寶潔的員工從自身做起,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使員工能夠在公司更好展現自己的才華。
2.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主人
寶潔公司在產品營銷中一直堅持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主人,寶潔堅信:消費者是決定誰是市場最終贏家的領導者,他們深信消費者的評價來源于自身,這源于消費者對商品的價值與品質需求,而這也是決定寶潔產品發展的有效數據資源。
同時,寶潔一直堅持“消費者至上”,在信息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只有從消費者那里獲取最有價值的需求信息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使企業有針對性地開發新產品,所以在寶潔看來,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主人。
寶潔企業文化蘊含著寶潔的精神:產品創新與回饋社會。
1.產品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寶潔公司之所以能夠越走越遠源自于產品的不斷創新,這主要歸功于寶潔公司對技術研究、產品科技應用和新發明的大力支持以及高要求和精益求精。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發新產品,寶潔在全球成立了多個大型技術研究中心,囊括了眾多科學技術研究人員,人才數量甚至頂尖大學的科學家總數。寶潔對產品的創新理念都源自消費者的需求。寶潔旗下擁有種類繁多的品牌,而這眾多品牌也充分體現了寶潔的產品創新力。
2.回饋社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寶潔當做效仿對象,甚至在學術界也有人不斷地對寶潔進行剖析研究。在專業領域,寶潔公司擁有專業的技能,更愿意將專業技術提供給合作伙伴,建立合作發展關系實現共贏造福人民群眾。同時積極回饋社會是寶潔一直以來所倡導的。寶潔一直為能夠成為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公民,盡最大的努力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近幾年寶潔公司在中國已向社會捐助累計5000多萬人民幣,用于支持發展教育、扶貧、兒童健康問題等各項社會公益。
從寶潔企業文化中,可以看到,真正的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經營活動實踐過程中才會形成。寶潔公司一直以“生產和提供世界一流產品,美化消費者的生活”為企業宗旨,在世界各地生產出了眾多質量一流、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寶潔背后是一種體現適應性、創造性、開放性和導向性的企業文化,它的常勝之道在于了解顧客、不斷創新,并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尊重員工,與員工良性互動,讓員工成為公司真正的主人。同時,寶潔一直回報社會,真情付出。寶潔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它歷經百年而不斷前進的不竭動力。但在我看來這華麗的外衣背后也隱藏著許多問題,首先在重視培養人才方面寶潔一向只招聘應屆畢業生這樣的人才選拔制度也會流失諸多的社會人才,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
雖然,寶潔在產品上的研發創新我們毋庸置疑,但在企業文化方面的創新相對守舊,只關起大門搞自己的產品創新,卻忽視了外面的世界是在不斷變化,而自己的企業文化除了圍繞自身產品研發創新外,還應隨著世界的發展變化有所創新。細數寶潔過去乃至今日的輝煌史,我們在看到它企業文化核心價值的好處外,與以往對比也不難發現,寶潔其實并沒有在原來的輝煌史上再創輝煌,原因也在于此。
現如今,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許多國產日化產品也漸漸崛起,他們緊跟時代腳步,除了不斷在產品研發上創新,企業制度文化方面也緊跟時代腳步,不斷創新。寶潔如果要想使輝煌持續,就必須繼續創新以人性為導向的企業文化。
正確認識企業文化和人性,是我們了解并在實踐上有可能走出具有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的重要前提。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文化和人性呢?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他指出,文化需要在一定的社會群體和人接觸中才能顯現出來,離開了社會群體文化就無法完整體現。C·Kluckhohn([美]C·克拉克洪)認為:“文化是一種淵源于歷史的生活結構體系,這種體系往往為集團的成員所共有,它包括這一集團的‘語言、傳統、習慣和制度,包括有激勵作用的思想、信仰和價值,以及它們在物質工具和制造物中的體現。’”現實中,人們關于文化的定義有許多深刻的表述,我們可以說使用筷子是中國的一種文化,以及不同國家的人吃什么反映了這個國家的飲食方面的文化。究竟如何定義文化,正如文化所包含的要素:“精神文化、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以及物質產品。”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除了精神文化因素,語言和符號的溝通的作用很重要,還有人們行為準則的規范建立和必要的規章制度,最后是物質產物。這恰恰說明了一點文化具有依托人性的特征,它使企業員工的人性得到豐富和發展。
人性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最早對人性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探討,他的人性論首先發現人類的心理發展有著大致相近的自然基礎;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孔子嘗試通過對人性的尋找,建立與人的本質相一致、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文理念。而在西方則有一種代表性的觀點認為人與人之間如狼性生存,正如西方基督教思想中,人從一出生就是有罪的。所以西方整體主張人性本惡,而殊不知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場人性善惡相矛盾的斗爭史。綜合以上綜述,我認為所謂的人性,是通過以認識人性和發現人為基礎,在道德范疇中,使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從中找到最適合人類自我發展的途徑方法,最后,形成一定規章制度體系。所以從廣義上講,人性是每個人生來具有的人的屬性。在他們那里除了具有分辨善惡是非的能力,還有對物質、精神方面的追求,以及創造新事物的行為能力。
在寶潔企業文化的啟示中,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人性化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人性化是企業文化的點睛之筆。現代的企業文化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使得人性化企業文化的建設,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性化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充分尊重員工自我價值。因為員工是企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企業價值重要砝碼,所以企業只有足夠肯定員工的自我價值,使作為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員工不斷提高自我職業技能,充分發揮自身才華服務于企業。實現員工與企業真正的融為一體共同進步。而這也正是企業走向長遠的有效途徑。以人性為載體的文化,塑造了人性化的企業文化,使得員工在精神文化、語言和符號、規范體系、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以及物質產品方面充分發揮自我價值,更好地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命運共同體。以尊重員工,實現員工自我價值來體現人性方面。使員工能夠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至仁至誠,自動地調節員工的心態和行動。
塑造人性化的企業文化是時代發展需要,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謀求企業文化作為一個企業成功的重要法寶,就必須做出相應的努力。
企業文化是衡量一個企業價值的核心部分,是一個企業的心臟,企業如果想要能夠走得遠,企業文化要不斷與時俱進。企業文化只有不斷從外界吸取精華才能夠不斷地創新。人性化企業文化充分肯定員工的價值,但只有企業文化不斷創新才能夠使企業員工的自我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相吻合,充分肯定員工自我價值,建立以圍繞員工更好實現自我價值,更好地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展現自我才能為公司做貢獻,從而真正地實現員工和企業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企業的持續發展才有所依靠。
企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企業員工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沉淀制定出的有效規章制度,它是企業文化重要的組成分之一,處理好制度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是構建優秀企業文化的關鍵環節。制度文化具有企業特色的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等。人性化視角下的企業文化需要制定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的并更好地為企業文化服務,并不斷跟隨時代的腳步完善和創新制度文化。這樣企業才能不斷發展、不斷成長。
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它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它也是最能夠與企業員工在潛意識里達到契合的,使員工具備企業精神,成為企業文化靈魂的支配者。這需要企業在緊跟新時代的腳步的同時,更要將企業精神文化更好地落實到企業的每位員工身上,使企業每位員工都能夠從精神層面更好地融入企業,做到同心同力。同時,從每位員工身上能夠流淌著企業精神文化的血液,才能夠更好地將企業優勢代代相傳下去。
參考文獻:
[1]莫繼嚴.寶潔公司在華品牌形象傳播研究[D].暨南大學,2004.
[2]淺談寶潔公司企業文化.《互聯網文檔資源(http://wenku.baidu.c)》.2017-4-22.
[3]王文臣.試論管理與文化的關系[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2):42-46.
[4]馬利超,崔新龍.文化與體育文化[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5,30(S1):5-7.
[5]張曉麗.制度文化與企業文化構建之關系初探[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04):40-42.
[6]刁愛華.對人性化管理導向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探討[J].中國商貿,2014,(15):53-54.
[7]向進.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平面廣告中的應用[D].中南民族大學,2012.
[8]麥嘉韻,朱惠.寶潔公司在華營銷策略以及對中國企業的啟示[J].企業導報,201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