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云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在5月30日同時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以下簡稱“科技三會”),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使用了科技是“國之利器”這一表述。他說:“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在R&D領域,單方研究管理層特征對R&D投入的影響或單方研究R&D投入的區域差異已有不少學者涉及,但是基于宏觀環境的區域差異,從微觀層面看管理層特征的影響,并將微觀和宏觀結合起來,明確區域差異中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以及政府補助差異所導致的管理層R&D投入決策差異的影響,進行二維度自變量,三元關系研究還比較少。
國內外對于影響R&D投入決策的相關問題上給予了較多的關注,縱觀國內外這些研究,其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研究管理層特征對R&D投入決策的影響的文獻大多選取了以下幾項管理層特征指標中的部分或全部:年齡、教育程度、專業背景、任期、性別比、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否兼任,還研究了高管激勵(薪酬激勵、股權激勵、晉升激勵)對R&D投入決策的調節作用。還有極少部分文獻在管理層特征變量中加入了高管的政治和銀企聯系,認為影響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和經營投資決策的重要社會資本,對企業的研發投資將產生重大影響。
在高管政治關聯和銀行關聯方面,研究則較少。洪震、金莉(2013)研究得到高管政府官員類政治關聯和企業研發支出顯著正相關,代表委員類政治關聯和企業R&D投入顯著負相關;高管的銀行任職經歷和企業研發活動負相關。寧靜、井潤田(2009)則通過實證研究驗證了社會文化和政府政策在高管特征和R&D強度之間具有調節效果。
魏守華等(2011)發現我國的區域創新向經濟發展水平高的東部集聚,且區域創新能力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R&D強度、技術吸收能力、公共科研機構知識溢出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呂宏芬、劉斯敖(2011)認為浙江區域創新與R&D投入關系密切,R&D經費投入越大,越能吸引技術人員從事創新活動 。
在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方面,張學鵬、賀彩銀(2007)在分析我國R&D投入區域差異表現的基礎上,認為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競爭程度及人力資本投入對區域R&D投入具有積極意義。劉笑霞、李明輝(2009)發現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更愿意開展研發活動,其規模也更大。安同良、王磊(2009)以長江三角洲區域為例,探究得到在一定條件下,GDP增長率、產業結構水平與R&D投入強度呈正相關。
在區域政府差異方面,柴斌鋒(2011)提到,國家對技術創新的鼓勵政策使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和東部省份的企業更愿意也更有能力進行研發投資。徐偉民(2009)在研究上海市科技政策與高技術企業R&D投入決策的實證分析中發現政府的資金資助和稅收減免對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提高自身R&D投入強度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陳鈺芬(2011,2012)也得出政府科技投入促進企業R&D支出的類似觀點,政府科技最佳資助率為9%-10%,政府R&D資助每增加1萬元,最多可導致企業R&D投入增加1.72萬元,分析還發現政府科技資助越穩定效果越好。王霞、顧琪虹等(2014)研究分析得到,政府R&D資助對新興產業企業R&D投入的促進作用大于擠出作用。安同良、王磊(2009)則得出政府對企業研發活動的直接補貼和R&D投入強度呈負相關。
國內外對R&D投入的研究為后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側重于公司治理的單一因素,或單獨從地區出發,研究區域差異對公司R&D投入影響的研究。結合微觀層面的管理層特征和宏觀層面的區域差異,探究區域差異中的經濟發展差異以及政治關聯差異所導致的管理層R&D投入決策差異的影響,仍是R&D研究領域的相對空白點。
浙江省是民營企業的聚居地,90年代以來民營企業不斷蓬勃發展,已成為浙江經濟的主力軍,是推動全省 R&D經費增長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浙江省企業集群分布非常不均衡,杭州、寧波、溫州等經濟發達地區,擁有較大規模的產業集群,然而欠發達地區則擁有較少企業,規模也很小。區域發展不平衡必然會導致各區域內R&D投入的差異,從而導致地方企業科技創新不均衡。區域內各企業R&D差異一方面起因于區域經濟差異給予企業管理層R&D投入決策的信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資金資助和政策扶持差異也對各地區企業高管R&D投入決策產生不同的刺激作用和杠桿效應。浙江省各市縣經濟情況各不相同,民營企業高管層對R&D支出的戰略決策必然受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經濟發達地區的一些企業中已經設立了自己專門的R&D(研發)部門,一些較為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中雖然未設立獨立的研發部門,但也已有或多或少的R&D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生產力,但一些欠發達地區的企業仍處于90年代民營企業剛起步時的步伐,尚未領悟到R&D創新投入的積極意義。浙江省區域R&D投入結構不合理,政府資金投入強度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來自政府的資金投入由2008年的37.1億元增加到 2013年66.2億元,五年時間增長78.4%,但政府資金的年均增長速度(12.3%)低于全社會R&D經費年均增速(18.8%)6.5個百分點,也低于各類企業 R&D經費年均增速(19.9%)7.6個百分點。政府資金在全社會R&D經費中所占比重也由2008年的10.7%下降到2013年的 8.1%,呈下降態勢,比全國平均水平(21.1%)低13個百分點,而與美國33.4%(2011年)、英國32.2%(2011年)、法國37%(2010年)、德國30.3%(2010年)、韓國25%(2011年)等國家相比差距更為明顯。因此浙江省形成了產業集聚、R&D區域差距顯著的鮮明特色,浙江省亟需區域創新。因此,在尋找管理層特征因素,量化管理層特征和浙江省民營企業R&D投入之間的具體關聯之余,探究浙江省各地區間影響企業R&D投入決策差異的關鍵因素,并運用模型回歸量化關聯度也成為本文研究的另一目標。
就浙江省企業的R&D投入的現狀,我們來對影響該投入的因素進行分析,為找到較好的增加投入的方法打下基礎。
R&D是一項高風險高收益的現代科研活動,是一項年輕的需要活力和精力以及冒險精神的投入活動,在研發中,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研發的投入到成果的收回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并且很有可能由于研發方向偏離或研發成本過大等各種消極因素而中途被迫停止或結果失敗。而年紀較大的決策者又大多思想偏保守型,從自己的任期去考慮,認為自己面臨退休而不愿意為任期之外才有可能獲得收益的研發活動付出更多成本,從而減少或不投入。相對而言,較為年輕的高管更多的是風險偏好者,為能在將來任期內的某一個時段能獲得更大的收益,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學習和創新,更樂于進行R&D投入。
高管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著其具有更完善系統的理論體系,具有更強的戰略決策的宏觀性思維和對市場前景的洞察力。R&D是一項需要專業、技術和戰略的活動,教育程度越高的高管團隊由于其廣闊的視野和較強的認知能力,可能會比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更愿意創新,正確理解企業R&D投入決策所能帶來的風險及收益。
根據代理理論,董事長委托總經理管理公司業務,總經理代理行使企業經營權,造成了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兩者企業信息不對等嚴重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董事長和總經理處在不同的職能背景下,面對需要進行R&D投資時,一方面都習慣于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有可能意見不同導致R&D投入擱置,另一方面,由于R&D活動體現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在面臨危機時,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無法及時溝通,及時調整R&D戰略方向,因此企業也會在R&D投入上多加考慮,猶豫不決。如果董事長和總經理能夠兼任,可能有利于解決代理問題中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看到R&D投入的效益進行創新,也能有效監督R&D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效能。
研發活動具有跨期收益的特點,且風險較大,回報不確定性較大。給予管理層股權激勵能降低企業代理成本,讓管理層獲得必要的投資風險報酬,將減少管理層的短視行為,增加能夠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R&D活動投入。
高管政治關聯是政府官員“下海”、“離任”、退休后進入企業擔任高管形成的,這些高管具有一定的政府人脈,可以幫助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獲得稅收優惠、政策優惠、行業準入、地方保護等政府資源,為企業經營活動提供資源保障,降低創新風險,從而促進R&D投入。
民營企業創新進行R&D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但部分民營企業自身資金不足,銀行信貸門檻高,形成了民營企業研發創新過程中的壁壘。如果企業管理層中有高管曾在銀行有過任職經歷且具有較高的地位,則可能為企業開通信貸通道,使企業獲得R&D的多桶金。
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必需的基礎因素,在一個經濟發達的大環境下,企業高管層才能更好地認知R&D未來可能帶來的收益,才有可能有信心進行R&D投入。從R&D投入的區域現狀來看,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R&D投入較為活躍。
政府資金上的補助和政策上的優惠可以很大程度地刺激某個地區各企業對R&D的投入。政府資金補助可以節省企業很大一部分R&D的高額人力資本,R&D相關方面的政策優惠如稅收減免可以激發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刺激民營企業增加R&D投入,區域創新的目的,進一步達到提升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目標。
根據對浙江省企業的R&D投入的現狀以及一些影響因素的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議:
浙江省民營企業多是企業家白手起家,家族制管理體系根深蒂固,為加快發展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浙江省民企應注重到高管團隊的人員配備,關注年輕管理者的先進理念,合理搭配具有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專業、不同職業背景的人員,有效利用具有政治背景和銀行經歷的人員,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開展研發。
本文研究表明董事長和總經理兼任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高管對名利的追求,則企業可以讓具備勝任力的CEO進入董事會,更多地參與公司決策,激勵兼任的高管更好地支持R&D投入,也能有效解決委托代理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另外,對于注重自身利益的高管可給予適當的股權激勵,刺激高管為實現自己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打造企業價值最大化,竭力經營,加大企業產品創新力度,打造自我品牌,盡力增加本企業產品的高附加值,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企業在對高管運用股權激勵時,需要注意股權限額的掌控,以防高管獲得大量股權后套現離職,使企業損失人力財力。
當地政府可對當地科研較為活躍的企業進行獎勵,加大對各企業R&D活動的補助,也可通過稅收優惠鼓勵創新,激發企業投資R&D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企業和企業之間可通過開展科研交流會,定期不定期地對行業產品的優化創新進行交流借鑒;企業與省內各高校加強交流合作,可通過企業高管擔任高校學生校外實踐導師、高校研發加快成果轉化,以促進企業產品創新實力、面向市場競爭為導向的形式互幫互助,不斷推動浙江省的區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