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被譽為第八大藝術,主要是因為它是其它多種藝術的結合體,它容納了戲劇、音樂、美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并將其完美地綜合在一起,它讓我們的眼鏡和耳朵同時接受信息。而音樂在電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其整體的藝術表現力。隨著電影的不斷發展,電影音樂已經不再滿足于流行音樂的融合了,而選擇加入民族音樂元素來豐富電影的表現形式,提升電影的藝術性,滿足觀眾的藝術體驗。而現代電影音樂的內容豐富,靈活多變,給了民族音樂以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介紹,并且提出了具體的相關案例。
關鍵詞:中國民族音樂 音樂元素 電影音樂 運用
民族音樂具有原生態、多樣化的特點,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如果電影音樂的制作者在制作過程中將民族音樂元素融合到電影的創作當中,可以使電影音樂更加豐富,電影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電影的藝術表現力,使電影情節的創作更加完整,滿足觀眾的視覺以及聽覺體驗。
一、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具體運用
(一)器樂
在電影音樂中適當運用器樂對于提升電影音樂的整體表現力以及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要注重對器樂的合理選擇以及運用,要將影片故事所呈現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種類器樂的表現形式進行完美的結合,這樣才能更加合理地對影片情節的發展進行渲染,豐富影片的內容。舉例來說,一些老電影如《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作品,為了融合劇情、場景與表達的意念,大量的采用了器樂的配合,管弦器樂和打擊器樂等在影片中都有了大力的運用,使電影的表現力得到增強。而且許多電影對于器樂的運用不只是起到了豐富電影表現力,滿足視覺盛宴的作用,也是提升民族認同感、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像《金陵十三釵》中對于琵琶的應用結合劇情的發展大力提升了觀眾的心理認同,民族認同感勃發。還有如同《閃光少女》這一類的影片,其中運用了各種民族器樂,電影中西洋樂器以及民族樂器的直接對立與融合,對于民族器樂以及音樂的弘揚和繼承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民歌
中國的民歌是從幾千年來人們的生活勞作當中產生的,它承載的是中國幾千年來輝煌的歷史文化,更是呈現出了人們真實的生活情境。而且我國民歌儲量豐富,就古代來說,詩經中的《國風》是我國最早的民歌選集,其中不少民歌都表達了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圖景以及人們美好的愿望。就現代而言,不同的地區都有屬于其自身的民歌類型,陜西的《信天游》,江蘇的《無錫景》等都體現了當地人民的風俗人情,是我國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重要體現。在這個基礎上,我國電 影為了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選擇將民歌運用到電影音樂的制作當中,可以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體現我國電影的豐富性。舉例來說,電影《金陵十三釵》中《無錫景》的運用將電影中體現的時代特征以及對于環境和人物的塑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電影中秦淮河畔這些藝妓的風情也成為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大特色。讓觀眾對這些藝妓的遭遇更加唏噓和同情,大大增強了觀眾的情感體驗,也是電影的一個標志。另外,像民歌《敖包相會》對于草原文化有非常真實的體現,而電影《草原上的人們》就在電影中運用到了這首歌,對于影片情節的呈現和完整以及草原風俗的傳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戲曲
戲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如果能在電影音樂創作中運用到戲曲,對于影片的質量以及表現形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國有不少電影都在其音樂制作過程中運用到了戲曲。非常有名的《霸王別姬》,戲曲在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貫穿其中,對于增強整部影片的藝術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人公的命運與戲曲相融合,起起落落,使觀眾感同身受。可以說,戲曲是《霸王別姬》的標志,凸顯了影片的個性,而其中對于戲曲的反復運用,對于戲文的反復吟唱,更是加深了電影情節與戲曲的融合度。也讓觀眾對于電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二、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運用的意義
(一)對電影而言
在電影音樂中運用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對于電影有非常大的幫助。豐富電影的表現形式,使電影更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民族元素甚至可以作為電影的標志,與電影內容相融合,與人物命運相結合,提升電影說故事的能力。如果能將民族音樂元素運用得當,也是影片創作的藝術水平的體現。電影更加豐滿,自然可以滿足觀眾的視聽需求,獲得觀眾的喜愛和支持,對于占據市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像《霸王別姬》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二)對民族音樂而言
無論電影音樂在制作中加入了哪一種民族音樂元素或是將其融合在一起,都能對民族音樂的弘揚和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各種西洋樂器的沖擊下,近幾年來,民族音樂的發展本就受到了限制,許多小孩覺得民族音樂沒有西洋音樂高級,都選擇去學習西洋樂器,這大多都是民族音樂宣傳普及度不足的原因。民族音樂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應該得到發揚和繼承,而且要糾正當下許多人的觀念,要讓人們知道民族音樂不比任何音樂差。所以,如果電影正能夠恰當運用好民族音樂元素,對于民族音樂的弘揚和繼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電影《閃光少女》各種民族樂器的運用,對于這些樂器的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少孩子在看完電影之后都與電影中的孩子一樣,選擇去學習民族樂器。
(三)對民族精神而言
在電影中運用民族音樂元素,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傳統文化,一定要讓國民意識到,我們有而且我們很厲害,才可以激發人們的自豪感,弘揚民族精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電影音樂中對于中國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主要有器樂、民歌以及戲曲等方面。如果電影音樂制作者能很好地利用民族音樂元素,不論是對于電影本身,還是民族音樂甚至是民族精神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成冕.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中的民族元素在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郭好為.世界民族音樂元素在漢斯·季默電影音樂中的運用[J].音樂傳播,2013,11(01):88-97.
[3]葉文輝,周華生.地方性音調的國際化重生一一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在當代電影工業中的國際作為[J].當代電影,2013,21(11):169-172.
[4]孫銳.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香港喜劇、武俠電影配樂中的運用[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4,12 (5):11-13.
(作者簡介:崔向東,本科,包頭市漫瀚藝術劇院,職務:黨總支書記,職稱:二級藝術評論,研究方向:舞臺藝術作品、民族(戲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