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雷 劉暢
摘要: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關于沂蒙精神的講話,隨后引起各界的學習和關注。沂蒙精神、寶塔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國革命中形成的寶貴精神。今天我們重拾革命精神,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有很重要的影響,如何將“三山一坡”精神融入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更好的發揮指導作用,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我們研究本課題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三山一坡 價值觀 問題研究
一、“三山一坡”精神時代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眼點,強化教育引領,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串座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1]這更多的是需要發揚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把革命精神滲透骨髓。沂蒙精神、寶塔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我們新時代繼承并發揚光大的精神,它不僅僅是革命年代的精神,更是我們新時代所不能遺忘的精神。“三山一坡”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主義意識形態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重塑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的問題
(一)認知層面的缺失
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隨之而來的是外來文化的侵蝕。我們在探索中國的方向摸索的過程中價值觀念受到沖擊,一部分人開始“崇洋媚外”,對外來文化的接受程度高,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這樣盲目接受的背后是本國價值觀念的喪失,比如現在的青少年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模糊,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遠遠高于精神生活,出現“拜金主義”現象,這是危害國家進步的一顆“毒瘤”,現象的背后是外來文化的滲透。加強自身文化價值觀的塑造的同時,更多的是注重文化價值觀的重塑。
(二)重形式,不重效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凝練為24字,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做出不同的要求。然而在宣傳上存在著重形式,忽視效果的問題,這使得宣傳效果不佳,受眾群體不明確。比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都有核心價值觀24字標語,在街頭隨機調查的時候,只有少部分人能準確說出內容,到農村地區只是宣傳的標語,沒有真正發揮它的宣傳效果,這就導致一部分人在社會實踐生活中對馬克思主義認識的缺失,做出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事情從而懷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這就說明我們在宣傳上存在的缺陷,導致部分人理想信念的缺失。
(三)重背誦,輕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更多的青少年的繼承和弘揚。中小學生成為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很熟練的背誦出來,這說明在中小學的宣傳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當調查他們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時,更多的是茫然的目光,對于這24個字只是停留在背誦的基礎上,這就是需要思政課教師側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在中小學期間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好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三山一坡”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
中國共產的領導是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的發展是艱難曲折的過程。新時代重塑“三山一坡”精神,是我們時代的需求,是中國共產黨人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弘揚,不忘歷史,牢記使命。
(一)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要求
中國近現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抗戰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重煥新的曙光。習近平總書說“我們比任何時候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全球化浪潮下,中國主流價值觀念受到嚴重沖擊,我們必須重拾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沂蒙精神、寶塔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我們現在社會主義需要的精神,應該把革命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懂得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我們要堅定社會主義道路,堅定理想信念,中國的改革到了攻堅階段,需要我們戒驕戒躁,積極迎接新的挑戰。為實現共同富裕而努力奮斗。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文化根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站在時代的潮頭,加強文化軟實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國特色是區別于前蘇聯、東歐以及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道路,是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革命精神的結合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創新與發展,這就需要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文化根基。“三山一坡”精神需要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共產人在新時代有新發展,開辟新道路,引領新潮流。
(三)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
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重視,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的因素。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的執政黨,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現在黨內出現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不正之風需要遏制,他們身為黨和人民的公仆,利用自己職位之便,做損害人民、損害國家的事情,阻礙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辜負了人民的期望和信任。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件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2]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人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學習革命精神是很有必要的,革命年代形成優良價值觀念,需要我們更多的人繼承、發展。重塑我們的價值觀,糾正黨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革命老區振興計劃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2]革命老區在特定年代發揮了它的作用,現在因為地理位置和資源稀少,革命老區的發展優勢逐漸減弱,中國共產黨人不忘老區,利用老區的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同時在革命老區所處的幾所高校加強宣傳力度,更多的讓革命精神融入社會主義價值觀,對老區革命精神的傳播培養接班人。革命精神在我們新時代就要有新的創新,把黨的革命精神繼承和弘揚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
四、“三山一坡”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一)多方位 全面宣傳
互聯網成為時代發展必不可少的媒介,加強互聯網的宣傳力度,我們要創造人民群眾新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把“三山一坡”革命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價值觀是我們長期生活不斷形成的,加強核心價值觀建設是一個長久的工程,國家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對價值觀的宣傳方面到位,注重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國家課題的創立,讓更多高精尖人才投入到研究上;社會各界更多是對核心價值觀的解讀上,面對不同的受眾,傳播方式和渠道的創新,是“三山一坡”革命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作為社會中的公民,我們應該加強自身文化修養的同時,承擔起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
(二)加強高校宣傳力度
“三山一坡”革命精神的發源地有井岡山大學、臨沂大學、延安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四所大學因地制宜,通過自己的特色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展現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井岡山大學通過“紅色采風”活動讓更多的思政課教師和高校學生參與其中,從課本上了解的井岡山到走訪認識的井岡上,通過同學和老師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把他們認識的井岡山展現出來,更容易讓在校大學生接受,從而通過表現,感受不一樣的革命精神。延安大學通過老紅軍講述革命戰爭史,展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全新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現身說法更加有說服力。臨沂大學則是把沂蒙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學校廣播、報紙、宣傳專欄都是介紹沂蒙精神,通過這種形式的傳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西柏坡是新中國的搖籃,河北師范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自創《西柏坡》深刻體悟中國共產黨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
四所高校對革命精神傳播的創新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路,我們也在積極探索革命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三)革命精神宣傳日
對于中國的革命精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提倡建立革命精神宣傳日更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對革命精神的理解與感悟,90后、00后的青年對革命精神只是通過書本來獲得,有的在網絡上惡搞革命先烈,這是不正確的價值觀導致的,通過深入學習革命先進事跡、參觀革命圣地,更加真切的感受革命年代的真實狀況,更容易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立。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文化熏陶。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DB/OL].人民網,2017-10-18.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