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龍傲
摘要:隨著人類踏入信息化時代,信息爆炸,科技日益發展,新聞也借著互聯網發展的“東風”不斷調節自身以適應時代需求。當今的新聞以新媒體為載體,傳播速度和影響范圍逐步提升和擴大。本文主要針對網絡新聞傳播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分析,對促進其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信息爆炸 新媒體 網絡新聞傳播 優勢和不足
所謂新聞,指的是一種固定文體,以報道并傳播信息為主。其目的則是依賴于電視、互聯網等載體發揮作用,將社會要聞準確、迅速的進行擴散并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隨著世界進入快節奏,海量信息不斷產生,如何滿足新聞的個性化需求,規范新聞行業的秩序,使其更有力的前進是當今新聞界不可忽視的問題。
新聞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而網絡新聞則是重中之重。互聯網的普及將手機和電腦的使用率帶向高潮。據統計,2018年中國網民總數上升到大約7.7億人次,占總人口的半壁江山。網絡新聞傳播飛速發展,例如今日頭條、微博、知乎等各種APP應運而生,并通過視頻、文字、圖片和數據等全方位報道各類事件,衍生各類專欄報道,將信息清晰分層,以此來保證閱讀者的有效接收,大大便捷了人們的信息獲取需求。談及網絡新聞傳播不得不提的是推送新聞。
推送新聞之一為重大新聞。例如引起廣泛關注的“滴滴事件”亦或是重大自然災害和國際要聞,可以更開拓人們的視野,來保證閱讀者對此類信息的必要接收,不脫離生活和社會實際。推送之二則是愛好類新聞。用戶可以選擇喜愛的新聞方向,根據自身的不同需求進行“私人訂制”,來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攝取足夠多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也有新聞APP主動分析你點擊瀏覽各類新聞的數據,自動為你進行新聞的篩選和生成。推送新聞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無疑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效率,節省了時間。
然而,網絡新聞的弊端也日益凸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出現讓普通大眾擁有了分享自己生活的渠道,卻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低俗、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肆意傳播,而網絡新聞的快速傳播讓“受害”范圍迅速擴大。有人為了成為網紅,只做嘩眾取寵的無聊事來求取關注,有些甚至已經游走于犯罪的邊緣。這嚴重影響了網絡新聞的質量,而網絡新聞監管的缺失也無疑助長了這股歪風邪氣。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沉迷于成為“網紅”的潮流之中,過度的早熟,不但耽誤了青少年的學習,更讓其失去了判斷對錯的能力,一味模仿。危害如此之大,我們更應該注重網絡新聞傳播的管理。政府出臺監管政策是根本,只有明確的限制不良新聞的傳播才能有效的進行治理。同時,APP開發者也應有社會責任感,在網友的視頻上傳時進行篩查檢驗,確保新聞質量。而網民作為新聞的接收者也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根治不良新聞。
除了低俗新聞,虛假新聞也是網絡社會的一大毒瘤。這種現象的出現和記者、編輯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有很大關系。一些記者貪圖錢財,為引起社會轟動夸大事實、添油加醋,不但歪曲了真相,更傷害到報道涉及的相關人員,給其帶來無端的傷害。而社會上口是心非的不良風氣當然也是誘因之一。作為媒體人,缺乏該有的責任心,不僅玷污了工作者的身份,也損害了媒體人在大眾心中的形象。然而除了新聞工作者,還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發表反動言論,危害到黨和國家的利益,敗壞社會風氣,最終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針對這種不切實際的行事作風和危害社會安定團結的虛假新聞,我們要堅決抵制,一旦發現絕不輕饒,情節嚴重者應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
當然,總體來說,網絡新聞的利大于弊,這也是它成為新聞傳播主導方式的原因。即使如此,傳統紙質媒體并沒有就此消失,其獨特的魅力和作用也無可替代。紙質媒體的實體形式可以讓讀者有更實際的接受感。相對于網絡新聞的走馬觀花,魚龍混雜,報紙雜志更加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更有利于讀者正確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紙質媒體更能讓人精神專注,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其他評論的干擾,對新聞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并且,由于傳統紙質媒體自身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其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即使如此,傳統紙質媒體依然遭遇重創。為了適應時代發展,電子報紙和電子雜志成為傳統紙質媒體轉變的先鋒。這一趨勢并非不利,它不但可以促進傳統紙質媒體的開拓創新,還可以將品質欠佳的傳統紙質媒體淘汰,以此來優化新聞傳播的結構。不過在當今,無論是傳統紙質媒體還是網絡新聞都是新聞傳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兩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提升新聞品質,更好的服務閱讀者,才是我們最需要關注的重點。
相比于新聞傳播,新聞評論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新聞評論是新聞的核心和靈魂,是群眾對事件的自我見解。但是,隔著手機和電腦屏幕,僅憑幾行文字和幾張圖片進行評論極具有失真性。新聞的片面性和民眾對自身言論的不負責行為,極易引發網絡暴力。一段視頻,只有表象,沒有前提和背景,一朝被人誤讀傳播,便很容易成為傷人的利器!人肉搜索、網民圍攻,將人的最后隱私也公之于眾。而此時網絡評論則化身利劍刺傷受害人的尊嚴,甚至將其逼向死亡的深淵。網絡評論是網民的權利,而當網民不分是非,濫用權利時,帶來的惡果是值得人深思的。因而,網站應該加強監管力度,清除謠言和惡毒言論,切勿讓公民的權利成為傷害他人的兇器。而作為社會一員的廣大群眾,也應約束好自己的言行,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跟風,不肆意進行謾罵攻擊,拒絕成為網絡暴力的施暴者。同時,在遭遇網絡暴力時,我們也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予以有力的反擊,為維護網絡和平奮戰到底。當然,相關政府部門應該設立專門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的制度規范,凈化網絡環境。希望我們共同創造良好的網絡氛圍,讓網絡成為一方凈土。
總而言之,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新聞傳播方式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新聞傳播領域想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相信在相關人員的配合和監管下,互聯網會給人們生活中帶來更多的便利,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為國家發展開創助力,使其成為正確引導人們的指向標。
參考文獻:
[1]劉行芳.論網絡世界的道德失范與重構[J].現代傳播,2004,(04):113-114.
[2]王云鳳.淺談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5,(19):128-129.
(作者單位:保定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