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瑋
摘 要:在如今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智能手機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工作的必需品,智能手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很多成年人都已經開始沉迷于手機,更何況那些自制力比較弱的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學生。不可否認,智能手機在某一些方面能夠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一些方便。比如,可以使家長和孩子之間能夠實時準確保持聯系;也有助于拓寬小學生的視野。但是,在近期的一些關于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調查研究中,表明智能手機帶給小學生的影響是消極方面要大大多于積極層面的。本文主要對智能手機給小學生的心理危害的若干個層面以及主要應對策略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智能手機;小學生;心理危害
一、智能手機對小學生的心理危害的若干個層面
現如今小學生沉迷智能手機也不是不無原因的,很大一方面,他們所處的環境就帶有很強烈的智能手機的氛圍,無論是社會這個大環境,還是家庭這個小環境,小學生的目光所及幾乎都充斥著智能手機,尤其是家庭因素,家長在很多方面所充當的是孩子們的榜樣,但如果這個榜樣也是每天一回家就拿起手機不放,可想而知,小學生也會學著家長這樣做。并且,在近期的一些調查中顯示,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使用智能手機并無不妥,所以也沒有對孩子采取過多的干預措施,家長的默許,致使孩子在使用智能手機方面更加的沒有顧慮;家長的默許,也導致孩子在使用智能手機時受到一定的心理危害。
(一)智能手機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產生消極影響。智能手機在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有著雙重危害,在危害小學生的身體方面,電腦和手機都有著很強的輻射,小學生如果長時間的對著手機屏幕會對視力產生極其不好的影響,使他們過早的出現近視等一系列視力問題;而且長期使用智能手機,也會對大腦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記憶力有明顯的下降。在危害小學生的心理方面,智能手機確實有著許多積極向上的信息,可以拓寬孩子們的視野,但不可否認的是,智能手機里不只有陽光,更多的還有黑暗,小學生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判斷力還沒有達到穩定的水平,不能獨立辨別其中的好與壞,手機里的一些不適合小學生觀看的內容,很有可能給他們造成心理的不可磨滅的危害。
(二)智能手機對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思維能力產生消極影響。眾所周知,智能手機主要通過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形式來和使用者進行信息的傳遞的,但是小學生的注意力還未能達到穩定的階段,很難通過閱讀文字文本來獲取信息,所以一些圖片和視頻就成了小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比如現在的一些聊天應用軟件上,就有一系列的有關圖片、視頻、音頻的操作,為什么這些操作能夠得到小學生的青睞?因為小學生在瀏覽圖片、觀看視頻、聽取音頻方面不需要他們投入較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也不需要他們進行一些有深度的思考,所以小學生們非常喜歡這種通過圖片和視頻來進行聊天溝通的方式,久而久之,在這種不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進行思考的活動的進行下,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思維能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思維方式會不同于不經常使用智能手機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對于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主要應對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小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制度。現如今很多學校對于小學生使用手機的管理還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一些學校的管理者以及老師只是使用口頭命令的方式來禁止小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但這種方法可想而知,不能明顯的起到所期望的目的,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情況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多聽取學生們的意見,靈活的、符合實際的進行相關規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逐漸使其規范化、正規化。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舉辦一些相關的校園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使他們意識到沒有手機的課余生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二)注重加強落實學生的心理疏導。學校應該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變化,使他們盡可能的遠離對他們產生危害的智能手機,例如,對于一些對手機依賴程度不高的學生,老師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一些心理健康輔導,使他們深切的意識到智能手機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產生的不可磨滅的危害,使他們意識到智能手機不止有優點,更重要的是還有很多的缺點,引領他們合理地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安排,盡可能的遠離智能手機;對于一些對手機產生了較為深層依賴的學生來說,老師們應該更加注重對他們的心理疏導,在生活和學習上更多關愛這些孩子,讓孩子們對老師產生更大的信任,時常與他們進行談心,鼓勵學生可以去嘗試不帶智能手機進校園,并在他們進行的努力的嘗試之后,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獎勵,這樣久而久之,就能使學生逐漸的習慣在學校沒有手機的感覺,與此同時,老師應鼓勵他們在學習上進行多投入,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綜上所述,在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之下,出現了小學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的現象,并且智能手機對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學校的管理者對于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是非常急切且有必要的,教師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到使用智能手機的危害,使他們遠離手機,使學生能在健康的環境下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韓承金,龐雪峰.中學生帶手機堵還是疏[N/OL].中國教師,2011-11-16.
[2]張學洪.網絡環境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措施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5(22).
[3]惠秋平.手機媒體時代中小學生社會化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45-47.
[4]黃建英.手機對學生的危害分析[J].文學教育:中,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