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
摘 要:區域地理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重要內容,主要涉及到區域的位置、自然環境特征、社會經濟與人口發展狀況三大模塊。掌握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法,對提高區域地理的復習教學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高考;區域地理;備考復習;策略
區域地理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重要內容。高考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考查作為考查的主導方向,把地理表述能力作為能力考查的壓軸大餐。縱觀近年的高考地理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區域地理內容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綜合題大多以區域地理內容為載體,通過區域地理的背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答區域地理的現象和成因的能力。因此掌握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法,對提高區域地理的教學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強化區域定位,培養判讀能力
(一)根據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相關位置。如在世界分區地理復習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第一節的政區圖加強區域定位。
(二)根據地理事物典型的輪廓或形狀來定位。許多地理事物具有明顯的輪廓或形狀,可以作為確定地理事物的重要標志。如山東省的輪廓像個駱駝,意大利的輪廓像個馬靴,墨西哥灣的半圓形狀外加西側的中美地峽及東側的佛羅里達半島,黑海的三角形狀內嵌北部的克里木半島,湘江從洞庭湖的西側注入,贛江從鄱陽湖的東側注入等特征,都可以準確對上述地理事物進行定位。
(三)根據區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定位。從區域劃分的角度分析,每個區域都有其典型特征,這是區域差異形成的基礎。因此分析某個區域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對該區域進行定位。如中國的某個地形區,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少,即可確定該地形區為四川盆地;再如某國的農業現代化、專業化程度很高,形成明顯的區域專業化,即可確定該地形區為美國的中央大平原。另外在平時的地理訓練中,要經常查閱地圖,對一些專業經緯線所穿過的知名地理事物及重要城市等控制點的區域定位,日積月累,區域地圖就好像粘貼在腦海里了。
(四)學會分析圖表,提高判讀能力。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地理圖表類型很多,如事物分布圖、原理示意圖、景觀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模式圖(成因、過程、分布)、系統聯系框圖等。它們以直觀形象的手段幫助我們理解、記憶、分析、比較,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圖像的組成要素、繪圖要領,熟悉判讀技巧,以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如表格是地理統計資料的分類展示形式,它能反映出表格中地理事物形成和變化的原因以及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差異。因此在讀表格時候應注意以下三點:抓主要線索,綜合分析、認識地理規律;對統計數據進行定量定性分析與研究;注重對表中地理事物進行橫向類比分析。
二、構建區域知識網絡和空間圖像
地理知識并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初中地理(即區域地理),側重于讓學生認識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和人口、勞動力、技術、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特征,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高中區域地理(即系統地理)則是在初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因此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對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讓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難度加大。所以有必要加強初高中知識的聯系,用高中地理的理論引領初中地理的知識,把系統的地理基礎知識融入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
地圖是構建區域空間概念的重要工具,它把區域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經濟現象的結構、空間分布規律、相互聯系以及人地關系較為直觀地表達出來,為學生發現問題、探討交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地理課堂應善于利用這一載體,要求學生掌握主要經緯線經過的地區,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在腦海中建立清晰的立體空間圖像。在判讀區域地圖時,就能從經緯度和海陸分布特征、輪廓、形狀、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及特點,快速掃描思維圖像的信息,對區域進行準確的定位,并依托圖像,尋找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推斷區域地理特征及發展、變化的規律。
三、重原理用規律,抓住區域要素的特征和要素間的關系
地理高考題中不少題目呈現的形式是“為什么”“怎么樣”。因此我們在掌握區域地理的一些地理要素和現象的同時,要利用我們學過的原理和規律來解釋和分析這些地理要素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如地中海周邊為地中海式氣候,我們必須利用氣候的基礎知識分析理解其成因,描述其特征。區域內的地理要素之間有空間上的聯系,也存在著因果關系。因此復習中既要重視要素形成中的原理規律的分析,也要加強要素間的聯系分析。如我們在學習氣候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該區域的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等自然特征和農業、旅游等人文特征。
四、運用類比和綜合,加深對區域地理知識的理解
區域對比仍然是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地球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地方,不同區域之間存在著地理要素的異同,我們可以將兩個區域進行比較、歸納,可以將不同區域的同一方面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比較,幫助學生掌握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突出區域地理的區域差異,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比較一般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不同地理事物歸納相似性,如地中海式氣候區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氣候特征的相似性歸納;二是類似地理事物比較差異性,如“中關村”與“美國硅谷”的比較,六大洲的地中海式氣候區的比較,英國大不列顛島和我國陜西的比較等。
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只要注重對區域的正確定位和對區域特征的分析、加強地理知識的聯系、正確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把握好區域研究的“法”,那么教與學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在備考復習中應通過多種辦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提高區域地理復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