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詩宇 何云長

摘要 目的:探討五苓散加減治療腎陽虛型石淋的療效。方法:隨機選取腎陽虛型石淋患者132例,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五苓散加減治療腎陽虛型石淋,對照組用腎石通顆粒治療。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五苓散加減可以有效提高腎陽虛型石淋的臨床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 五苓散;腎陽虛型石淋;臨床觀察
中醫的淋證(石淋)相當于西醫的泌尿系結石。石淋的成因大多數醫家認為是濕熱下注膀胱,煎熬尿液,結為砂石而成,治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為主。目前市面上排石中成藥頗多,如腎石通顆粒,能起到一定療效。筆者師從何云長主任醫師,何老師認為,石淋的發生多為腎陽虛引發。他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結合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運用五苓散加減治療腎陽虛型結石,每獲良效。現將其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2-7月收治腎陽虛型石淋患者132例,男65例,女67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年齡20~30歲26例,31~40歲17例,41~50歲15例,>50歲8例;病程2d~5年;結石大小3~10mm;腎結石28例(雙腎結石14例,單側腎臟結石14例),輸尿管結石23例(雙側輸尿管結石12例,單側輸尿管結石11例),膀胱結石1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30歲26例,31~40歲19例,41~50歲13例,>50歲8例;病程2d~5年;結石大小3~10mm;腎結石28例(雙腎結石15例,單側腎臟結石13例),輸尿管結石23例(雙側輸尿管結石12例,單側輸尿管結石11例),膀胱結石1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結石大小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故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對照組患者采用腎石通顆粒口服,1袋/次,2次/d,30d為1個療程。②觀察組采用五苓散加減治療,方藥組成:澤瀉20g,茯苓15g,豬苓15g,桂枝10g,炒白術15g,巴戟天15g,淫羊蕾10g,山藥30g,黃芪30g,金錢草30g,海金沙15g(包煎)。伴畏寒無表證者,桂枝易肉桂;尿中有隱血者,加白茅根15g、小薊15g;伴有瘀血者,加益母草20g、劉寄奴10g、琥珀15g;伴惡心、嘔吐,兼夾濕熱者,加竹茹15g,薏苡仁30g(碾細)。以上諸藥,開水浸泡30min,煮沸20min即可,每次服200mL,3次/d,2d服用1劑,30d為1個療程。
療效評定標準:①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結石排除,腹部平片或B超檢查未發現結石影;②有效:臨床癥狀消失,腹部平片或B超檢查結石較前明顯縮小或位置下移,但未排出體外;③無效:臨床癥狀緩解,腹部平片或B超檢查結石大小、位置較前無變化。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1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0.90%,對照組為72.72%,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討論
石淋是指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艱澀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斷,腰腹絞痛。尿常規檢查常有紅細胞。B超、腹平片等輔助檢查有助診斷[1]。臨床多在B超、腹平片體檢時或者腎絞痛急性發作時發現。相當于西醫的泌尿系統結石。石淋的成因大多數醫家認為是濕熱下注膀胱,煎熬尿液,結為砂石而成,大多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為主。而何老師認為,石淋的發生多為腎陽虛引發。《素問·生氣通天論》明言:“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生動形象地喻示陽氣于人體生命活動的極端重要性。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指出:“石淋者,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砂石,腎虛為熱所乘……”[1]《中藏經》認為石淋乃“虛傷真氣,邪熱漸強,結聚而成砂……”
治病求本,驅邪必先安正,本病腎陽虛為本,砂石為標,故治以利水滲濕,健脾補腎,通陽排石,方用五苓散加減[2]。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直達腎與膀胱以淡滲利濕。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澤瀉利水滲濕之功。佐以白術,既可補氣健脾,又可燥濕利水;水為陰邪,濁陰之液凝聚下焦而成砂石,用桂枝既能溫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又可輸表散邪。巴戟天、淫羊藿補腎陽,促進腎陽蒸騰氣化作用的恢復以治其本。正如鄭欽安所說“元氣為人身陰陽之主宰”“萬病皆損于一元陽氣”“治病重在扶陽”。其傳人盧氏亦強調“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極,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陰”“病在陰者扶陽抑陰,病在陽者用陽化陰”“陽氣宜通”。何老師也認為,補陽治本,才能杜絕后患,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山藥為肺脾腎三臟同補之藥,先后天同補以治其本。金錢草、海金沙專屬利尿排石以治其標。黃芪是為補氣佳品,據臨床報道,補氣藥能增加平滑肌的緊張性,可促進結石的排除。諸藥合用,共奏溫陽排石,利水滲濕之功。康新立等認為,五苓散可適用于尿石癥的防治[3]。劉惠琴報道[4],泌尿系結石患者在排石過程中,應用益氣補腎溫陽之劑,可增加腎盂內壓力,促進組織修復,提高排石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用五苓散加減可以有效提高腎陽虛型石淋的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深入探討運用補腎陽法治療泌尿系結石,進一步完善其治法,并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永炎,魯兆麟.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81-587.
[2]李飛.方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581.
[3]康新立,何家揚.五苓散對草酸鈣結晶的抑制作用及對尿CAGs含量的影響[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1,12(3):227.
[4]劉惠琴.泌尿系結石的中醫治療[J].黑龍江醫學,2001,2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