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型的學習模式——混合式學習也隨著各大高校的改革從企業培訓中走進了高校的課堂。將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和依靠虛擬網絡的在線學習這兩者學習方式進行了有機結合,混合式學習模式為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研究選取陜西某一高校的英語專業視聽課程為例,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混合式學習模式在此課程中的應用及對其產生的意義,并從教師、學生、和學校三個方面對其現依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建議,使該課程發揮最大有效性。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英語教學;視聽課程;教師角色定位
【作者簡介】徐詩婷(1994.08-),漢族,女,浙江金華人,浙江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一、引言
隨著全國各大高校英語專業的開設,國內英語專業學生數量愈來愈多,在競爭逐漸激烈的今日,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拿出一定的專業素養,才能脫穎而出。各大高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紛紛改革,力求培養出真正的“專業人才”。而又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型的學習模式——混合式學習也隨著各大高校的改革從企業培訓中走進了高校的課堂?;旌鲜綄W習,宏觀上來說就是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和依靠虛擬網絡的在線學習這兩者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陜西某高校英語專業所設置的視聽課就是典型代表。通過對該校英語專業視聽課的學生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及分析,該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得以研究。
二、對該校英語專業視聽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
1.調查情況。問卷調查的設計基于相關視聽教學的著作及論文,和研究所針對的問題。調查對象為該英語專業本科2016及2017級的學生,問卷交由每個班班長分發并回收,共發放100份,有效問卷為9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1%.
2.數據分析。
(1)教學設備及教學課件和教材。該校語音室建于1993年,只有8.8%的 學生對學校語音室的設備是滿意的;71.4%的學生認為設備一般,19.8%的學生對其不滿意。
86.8%的同學覺得老師的課件色彩搭配合理,內容豐富,僅有13.2%的同學認為老師的課件色彩單調、內容枯燥。數據顯示,老師所用的教學材料主要有英美電影、英美頒獎典禮、脫口秀、節目訪談或街頭訪談以及時政新聞等。
(2)教學方式、作業布置及測評方式。數據反應,老師在課堂上的授課方式多為視頻播放,并根據所放視頻(無字幕)在老師所下發的題目中填空,相當于是聽力鍛煉。其次是相應的教師講授生詞、文化等知識,同時小組活動也是課堂的一部分。教師會在群空間或公共郵箱發放作業材料。本堂課測試方式與一般的聽力測試無異,課堂發放試卷,隨堂進行。
(3)課程設置。大多數認為此堂課的課時量是合理的,但也有2%的同學認為課時量過多,8.8%的同學認為課時量過少。課堂容量上面,僅有1%的同學認為過多,4.4%的同學認為過少。大多同學是出于可以在課堂欣賞影視作品、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聽力而主動選修了這門課,,也存在14.3%的同學是被動選修此門課的。被動選修的同學是由于學校要求或者聽從老師及朋友的建議而選修。據了解,2016級選修這門課時,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導致另一門課程無法開設,此門課成為了必修課。
三、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及建議
1.學校方面。在語音設備方面的缺失有可能是由于學校方面資金投入的問題,而造成學生被動選課或課時量過多過少的原因則是課程設置上的問題。對此,學校應更重視對語音室的維修及新建工作,即時對其進行維修,加快新語音室建設步伐。此外,學校還應該對人才培養計劃做相應的調整,通過充分的前段分析設置一個合理的課時量和上課時間,還要在學生選課前讓學生充分理解這門課的課程目的,盡量避免被動選修現象。
2.教師角色定位。教師可能習慣了傳統課堂下的教學方式,對于混合式學習中的教師角色了解不夠充分,因此無法在混合式課堂發揮其角色最大效益。在語音室授課時,大多數情況下教師無法看到學生的面部反應,所以教師需要不斷注意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解答。在小組活動中,失去了板書等相關的傳統模式的媒介,教師還需要主動參與到小組活動者,充當輔助者、調節者、協作者。在個體學習中,教師角色要主動充當咨詢者和輔助者,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對學生進行作業的輔導等。
3.學生自身原因。首先,學生不了解一堂課的課程目的時可能就無法積極參與配合課堂。其次,被動選修此門課的學生可能缺少對這門課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學生們可能也有對混合型學習模式的不適應,無法適應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又或者學生性格內向所致,導致其無法在課堂中積極參與,也就無法收獲更多。
四、結語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的課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題,而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多媒體的運用更是課堂中的真實情境再現,使學生在情境中合作學習,學會利用網絡環境自主學習,與教師進行即時的溝通。該校的視聽課堂是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典型,雖略有成效,但依舊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老師、學生及學校能一起努力,實現其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雪玉.高校英語專業課程后攝混合型教學模式淺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10):126-130.
[2]黃懷榮,馬丁,鄭蘭琴,張海森.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理論探討,2009(1):9-14.
[3]何兆熊.對英語專業的現狀和未來的幾點思考[J].山東外語教學, 2004(6):3-4.
[4]王莉莉.多媒體環境下英語視聽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1):132-135.
[5]楊海芳.大學英語混合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2009 (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