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互聯網技術走進各個領域,同時給教育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挑戰和機遇,推動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在大學英語教育專業,如果采取信息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全面學習英語知識。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信息技術應用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現狀,并且結合教學經驗給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闡述二者深度融合之后的教學實踐,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大學英語;深度融合
【作者簡介】夏靜(1976.11.01-),女,四川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前言
近幾年,互聯網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同時通過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與素材,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出現的漏洞。所以,將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之后,才可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通過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實踐,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根據十九大召開之后,大學教師研究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應用到英語教學中,提出相關教學實踐,實現最新英語教學模式。
一、簡述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現狀
近幾年,基于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普遍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因此得到重視,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進行深刻融合教學雖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才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希望相關部門及時解決。
針對現在發展情況來看,信息技術與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已經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信息化發展,在教育體系中,形成具有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同時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發揮強大的優勢,但是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的進行互動和配合,這就需要使用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和完善英語教師教學水平。雖然,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信息化教學,但是對于信息技術的必要性還是認識不夠,同時在設備上資金投入不夠,制約了信息化大學英語教學的進程。
二、簡述信息技術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融合策略
1.教學內容上做出改變。近幾年,大多數高校英語課時逐漸減少,教師通過短短的課堂時間,沒有辦法滿足學生對于語言學習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通過課外時間,利用校園網和相關軟件增加學生英語學習時間,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例如,以某大學英語專業為例,教學周期為18周,教師在每周進行傳統英語微課堂教學時,都會融入“智課教育”平臺,等先進平臺,這些軟件和平臺可以為學生學習打下基礎,按照學生需求進行融合,滿足學習學習需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通過各種智能軟件的應用,其一,教師可以通過軟件后臺留下學習任務,學生按照教師要求完成分作業,課上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成果進行總結,指導其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措施。其二,課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自主的瀏覽一些網站和軟件增加英語學習資源,課上在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對于出現的問題尋求教師得到答案。正是因為信息技術的影響,有了這些智能軟件的作用,大學英語課時就會明顯增加,提高了英語學習效率。
在大學英語傳統課堂上適當播放微課,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節省授課時間,同時學生通過微課掌握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使用微課這個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加強英語知識掌握情況。具體實踐方法分為以下幾點。
課前:建立一個以班級為單位的云端,上傳需要學習的微課視頻,要求學生按照微課內容完成作業,作業形式主要以學生上傳視頻的方式為主。這樣做可以節省教師上課時間,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時間學習新單元內容。
課中:教師需要檢查學生完成課前作業情況,向班級學生播放展示學生微視頻,同時,教師可以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微課視頻進行輔助教學,教師需要自行定制微課內容,保證豐富多樣。
課后:要求學生查看班級云端上的微課視頻。這些微課視頻主要是互聯網資料片段,例如,英語電影片段、英語脫口秀、英文歌劇等這些內容。把這些做成微課視頻之后,學生通過下載觀看之后可以完成教師留下來的作業,同時教師的作業形式例如,口頭作業、翻譯作業、閱讀作業等。課后教師通過給學生預留這些作業,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同時可以增加見聞。
2.二者深度融合教學實踐步驟。首先,需要確定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深度融合教學實踐對象,針對大學英語專業的哪個系哪個班級為主,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其他的班級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確定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
其次,按照上訴實踐教學操作之后,對不同方法的班級教學進行比較分析,最終給出非常準確的教學結果。
經過實驗成果可知,使用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深度融合的教學學習效果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法的班級,同時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的人數也明顯增多。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教學實踐的展示與結果分析,信息時代與大學英語深度融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語言使用能力,大學英語教師要正確使用二者融合的優勢,幫助大學英語教學順利開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保證大學英語教學向著正確積極的方向發展,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趙丹丹.“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融合的教學設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2):407.
[2]趙丹丹.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深度融合的教學實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34(04):123-125.
[3]馬海旭,關美琪,李琦.創新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基于傳統社團融合信息技術[J].知識經濟,2017(24):162+164.
[4]熊英.基于信息技術應用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生參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5]陶濤.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