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林
摘 要: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文學習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能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信息技術的優勢就在于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識字;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以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創設多彩多姿的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容易,最終實現理想的識字教學效果。
一、運用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直觀演示。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直觀演示指導學生看畫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為形象的識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
(1)展現演變過程。低年級學生難以將字形與表象統一。借助網絡軟件,先運用'實物圖——象形字——現代漢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這種由圖到字,再應用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習慣。(2)演示生字筆順。筆順對字的結構影響很大,它不但直接關系到筆畫的正誤和書寫的速度,同時也關系到字的造型美觀與否。利用筆順演示課件使學生直觀地感知了筆畫的走勢和布局,再跟著書空筆順,在興趣盎然中對漢字的筆順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游戲法。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一年級孩子好玩,百玩不厭,故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有選擇地設計各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例如:(1)小貓釣魚。畫面上一只小貓在釣魚,水中小魚在游來游去,每條魚身上有一個生字。釣上一條魚,指定一個學生讀字。讀對了,魚會安然地進水桶。反之,魚就溜回水中。(2)打氣球。氣球飛起來了,每個氣球上有一個生字。請一個學生起來讀,讀對了,氣球就會爆炸,生字掉下來,掉一個生字得10分,十個讀對就100分。它也可以作為全班的練習,游戲開始,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結束后,教師用大屏幕展示同學的學習情況。(3)貼蘋果游戲。A:電腦上出現一棵蘋果樹,下方有本課的生字。指定一個學生報字,其他學生就將報到的生字貼到樹上。B:蘋果樹上有很多帶有字的蘋果,讓學生摘下蘋果,組成詞語放在下方的籃子中。在這類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連一連,貼一貼,猜一猜等活動,不時產生一種新鮮感,增強了識字欲望,充分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
二、應用信息技術實施綜合性的識字教學
漢字屬于表意性的文字,它縝密、睿智、厚重、博大、美麗,有利于實施趣味性和人文性的漢字教學,絕大多數的漢字可以獨立表意,它們不但可以體現一種意象、情感、概念,讓人們馳騁想象,而且還可以讓人們產生聯想,感受漢字的構形與演變規律。其中,六書是漢字的構字技巧,也就是所謂的象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轉注,它們可以對漢字的使用與造字規律進行揭示。在此僅僅以象形字作為例子加以解釋,以體現信息技術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所謂的象形字是對事物的形狀進行描繪,以及夸張與適當的變形創建漢字,盡管這種形式的漢字為數較少,可它是構成漢字的基礎。有些象形文字跟事物的輪廓非常像,像“月”,而有些漢字跟事物的特點非常像,像“云”。教師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對這種類型的漢字加以呈現和比較,以音樂與動畫的聽覺、視覺感受,形象、生動、直觀、靈活地演示漢字,從而有效地統一漢字的書寫、字形、字音,非常迅速和便捷,能激發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這跟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識字規律相符合,從而能夠實現理想的識字教學效果。
三、應用信息技術創設電腦游戲鞏固識字
游戲活動的進行源自于快樂的心情,它能夠使人產生滿足感。在對識字進行鞏固的時候,重復性的抄寫和讀背非常單調和枯燥,這導致識字的機械化,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這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適當地選用跟識字有關聯的競爭性游戲,創設愉悅的鞏固識字環境,就能調動學生積極地復習,進而使學生實現理想的學習效果。例如,你說我猜、識字小火車、小貓釣魚、智力大拼盤等一系列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猜一猜、點一點和讀一讀,能夠產生一種刺激感、新鮮感以及成功感,這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識字教學質量。
識字。
四、多種形式練習,鞏固識字教學
學生由于年齡小,遺忘現象比較嚴重,一個漢字要在學生的腦中扎下根,還必須通過反復練習,來強化記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成為能反復練習的老師。尤其是漢字中許多相近字,小學生用字不分語言環境,不管字義,隨便就用,所以必須通過練習,強化記憶,形成正確的用字習慣。如'渴、喝'兩字,極易混淆。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先隨圖出示'喝'字,讓學生明白喝水要用口來喝,閃動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讓學生組詞。接著隨圖出示'渴'字,讓學生明白是缺水了,讓學生組詞。最后出示幾句話,讓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說說要用'喝'字還是'渴'字。這種由圖到字,再應用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為了創設一種多彩多姿的識字教學環境,以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獲得思維上的激發,以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也有利于學生將來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