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嬋嬋
摘 要: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在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課程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育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就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切入點,并以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為指導,提出對于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對策,以期提高小學體育教育的教學成效,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體育;教學研究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指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體育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堅決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發揮出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廣大師生深受應試教育的荼毒,對小學體育教學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鑒于此,本人試圖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的歸納梳理,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對于解決此類問題的一些見解。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的小學體育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然而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學校對小學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在傳統的追求單一升學率的心態驅動下,我國很多小學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而當前小學體育課被文化課擠占的現象依然相當頻繁,尤其以六年級的畢業班為甚,因為他們畢業班面臨著升學考試。而學校領導迫于升學壓力及對學校聲譽的考慮,對于文化課老師擠占體育課的行為不僅不加以干預,甚至公開提倡。學校領導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忽視會直接導致了各種不良影響。
2.忽視小學體育教學理論教育
季瀏在《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一書中指出:“小學生需要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以足球為例,如果只是讓學生在操場上隨意瞎踢一氣,胡亂玩玩兒,而不對他們進行一些足球規則、理論、技巧的教學和訓練,這樣的體育課肯定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進步。久而久之這不僅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體育素質和競技水平,也不利于我國體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3.教學器材老化、匱乏
眾所周知,場地器材是進行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設施。場地器材數量的多寡直接關系著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然而,我國有相當多的小學存在著體育場地過小,體育器材簡陋、匱乏、達標率低等相關問題。
4.小學體育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我們知道,小學體育課程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極高。然而,有一些小學的體育教師的體育水平和教學能力較差。研究資料表明,很多小學體育教師根本就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體育專業課程,不具備進行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所需的專業知識。
二、改變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對策分析
筆者認為,要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為指導,對上述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才能收到良好的實效,進而促進我國小學體育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提升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水平。
1.大力宣傳先進的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小學體育教學理念
要想讓學校領導及小學體育教師徹底改變對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錯誤認識,就必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理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讓他們充分了解到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對個人乃至國家民族命運的深遠影響。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興趣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一書指出:體育教學活動要遵循兒童認知和情感變化規律,在進行生動活潑和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來迎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需要,真正使課堂成為小學生學習的樂園。在具體方法上競賽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是比較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競賽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比賽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分組進行接力比賽,并對比賽成績優秀的小組給予適當的獎勵。游戲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采取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興趣,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游戲中學到知識,受到鍛煉。
3.落實體育政策,加大對場地器材的投入
場地器材的質量和數量直接關系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水平。要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就需要一定的經費來保障場地器材的更新和添置。總之,我們要善于利用、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合力來達到對場地器材維護和添置的目的。
4.加大對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其素質
一支高素質的小學體育教師隊伍,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在專業技能上,學校要創造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進修的機會,加強對其專業素養的培訓。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在加強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質培訓的同時,要加強他們的師德建設,真正使小學體育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讓他們學會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這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他們就能夠得到學生的擁護和喜愛,教學活動也容易產生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季瀏.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2]張正中,肖川.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