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釗
【摘 要】《電工電子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有效進行課程教學是高職《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的研究重點,本文針對高職院?!峨姽る娮踊A》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闡述,講述了針對教學現狀采用專業課程定位分析、項目式教學、仿真軟件應用、考核方案改革在該課程教學中的有效作用。
【關鍵詞】電工電子;高職;教學方法;理論;實踐
中圖分類號: TN0-4;TM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13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61
【Abstract】“Electric and Electronic Foundation” a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Effectiv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s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Founda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Foundation”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teaching status quo is elaborated,and the effective role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positioning analysis, project-based teaching, simul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program reform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s described.
【Key words】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Higher vocational;Teaching method;Theory;Practice
1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1.1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性質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很多非電類專業的基礎課程,課程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為學習后繼課程及今后從事專業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的《電工電子基礎》課程一般開設在一年級第一、二學期,課程教學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內容。
1.2 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情況分析
高職院校學生在高中和中職階段普遍學習過電工電子相關課程,但學生學習掌握情況差異較大,也有部分專業學生入學前沒有過電工電子學習基礎,因此高職院?!峨姽る娮踊A》教學授課過程中,學生基礎的差異也是教學過程中選取教學方法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理論公式較多,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理論部分難于理解,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不適合于高職《電工電子基礎》課堂,在信息化教學越來越普及的現在,《電工電子基礎》課程同樣引入了很多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在教學過程中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注意力,嘗試過使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1],但是并不是所有課程翻轉課堂都適用,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差,無法完成老師課前布置的預習任務,因此達不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慕課對于高職院校本課程的教學來說難度同樣很大。
相比于理論教學的困難,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學習興趣度更高,實踐操作的教學效果更好。實踐教學通常采用分組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項目任務,一般以3-4個人為一組,小組分工既要考慮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性,也要兼顧學生實踐的參與度。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實踐操作規程,完成既定任務,得到電工電子操作技能的培養。
由于《電工電子基礎》基礎課程的課程設定,學生對于該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較低,不能很好地理解該課程對于后續專業課學習的重要作用。
1.3 課程考核方案
依據《電工電子基礎》在各專業的課程要求,該課程的考核方案一般分為考查和考試兩種,而在考核形式中通常突出了理論部分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實踐部分的量化考核難度較大,因此以試卷形式的考核通常忽略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定。
2 《電工電子基礎》專業課程定位分析
《電工電子基礎》作為多專業的基礎課程,是為后續專業課程學習打基礎,因此在課程定位上,要依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不能把《電工電子基礎》作為一門簡單的公共基礎課程看待,不能把一套《電工電子基礎》的教學適用于所有專業,而要針對專業方向選取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根據后續課程的教學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和重難點,例如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相對于很多高職專業而言,對于數字電子技術的掌握要求較高,因此該專業課程的課時和考核分配上都要在數電部分有所側重。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很多課程采用1+N教學模式,有效地對課程進行了專業化定位,多次邀請本專業行業內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課程授課,企業老師緊密聯系行業就業形勢和發展趨勢,為學生解讀該課程在行業內的應用,同時對課程教學內容側重點有明確的指引作用。該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于該課程的重視程度,同時行業發展也是學生就業重點關注問題,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有清晰的指引作用。
3 《電工電子基礎》項目式教學法
《電工電子基礎》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緊密關聯的,傳統的電工電子類教學,通常講授完成理論知識再進行實踐操作,整堂的理論講授這樣的模式僅僅完成教學工作任務量,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課堂注意力隨課堂教學的進行逐漸降低,學生參與度不高,后續實踐教學并不能與理論教學有效結合。針對這一教學問題,采用項目式教學是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材已采用項目導向式,把教學內容模塊化、任務化,采用項目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2]模塊化任務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可依據專業定位設置符合行業特點的項目要求,進一步提高基礎相對較差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度,有效融入到項目情境中。
4 教學方法——仿真軟件的應用
電子仿真技術能夠以實驗方式引入到理論教學中,學生能夠在理論課堂開展實驗,[3]學生對于軟件操作興趣度較高,能夠有效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一方面,采用電子仿真技術可以彌補部分高職院校實踐設備老舊或實踐設備不足的問題,電工電子課程涉及的實踐項目較多,很多學校實踐設備資金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項目設備,即使設備充足也難免會出現設備使用期限過長導致設備損壞甚至報廢的情況,而在不影響實踐教學項目要求的情況下,輔以仿真軟件的應用,可以擴展實踐項目的數目;另一方面,電子仿真技術的應用可以擴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目前高職電工電子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主要考慮安全性問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權限去進行自主實驗,很多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會提出各種假設性問題,單純以老師答疑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慮,而采用仿真技術,學生可以把問題情境設定到軟件中,通過仿真結果來進行問題的解答,在仿真確定無誤的情況下,再進行實踐操作。對于一些相對危險實驗和錯誤操作,通過電子仿真就不會對學生健康造成威脅,而且這些實驗和操作更有利于實驗注意事項的記憶。[4]同時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將有價值的創新思維付諸實踐, 通過電路仿真和硬件調試,把設計思想變為現實作品。[5]
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進行電子仿真軟件的使用,課余時間同樣可以使用;針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加強練習,進行理論驗證,模擬實踐教學場景,可以有效彌補課堂學習中的不足。目前很多技能競賽電工電子類項目也涉及仿真軟件的使用,體現了其在電工電子教學中的重要性。
5 考核方案改革
試卷考核往往造成學生考試前短時間熟記定理公式,能夠通過考試,但并不能體現理論和實踐綜合的教學效果。理論學習是實踐操作的指導依據,考核方式引入實踐考核成績是必要的,因此,應采用試卷考核和實踐考核結合的方式,實踐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一般選取多個實驗項目進行評定,最后予以綜合評價,體現學生在各個項目的綜合能力,真實體現學生對電工電子課程的掌握情況。
6 結語
高職院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需要在專業定位基礎上明確課程定位,引用項目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內容,應用電子仿真軟件擴展教學維度,改革教學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全面和綜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學到技能。
【參考文獻】
[1]遠飛.高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方法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04,27-29.
[2]孫浩文.基于任務導向非電類《電工電子技術》的構建[J].山東工業技術2018.04.229+237s.
[3]張艷敏.電子電工職教中電子仿真技術的應用略述[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0.111.
[4]楊曉紅.電子仿真技術應用與電工電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價值體現[J].中國高新區2018.07.75.
[5]畢亞軍、崔瑞雪、胡穎.電工電子實踐課程中的創新能力培養——以“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為例[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2.0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