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萍
(馬龍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云南 曲靖 655100)
第一,央行的貨幣政策跟隨市場作出相應的調整,并對市場利率體系進行操控,有效、及時地調節利率水平和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有序運行。
第二,存貸款價格變得更加透明,銀行同業間更易獲得存貸款利息,促進經營模式轉型和金融創新,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一步升級。
第三,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后,銀行可以根據客戶信譽質量和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客戶管理,制定有差異化的價格,給優質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收益的服務,進一步更好的構建銀行的信用體系。
第一,銀行自主決定存貸款利率,會加大銀行的經營成本,商業銀行進行貸款定價時需對多方面因素加以調查了解,如:信用風險、資金的目標利潤、貸款對象等。同時,使銀行的資金平均成本提高,為了吸引存款,在同業中取得優勢地位,銀行被迫采用提高存款利率的方法。
第二,存貸款利率變動幅度的不一致會對銀行收益影響較大,不利于銀行的穩定經營,使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加大,某時期銀行持有大量對利率敏感性較高的資產,此時當利率上升時,銀行會增加收益,而當利率下降時,銀行收益減小。若是負債,則反之。
第三,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同業內在存貸款業務方面的競爭加劇,為了獲得更多客戶存款使得存款利率不斷上漲,有可能發生高存款利率的無序競爭;為更多的發放優質貸款,針對規模大、信譽良好的優良客戶的貸款利率趨于下降,從而縮小存貸款利差,銀行的利潤減少,使銀行的經營面臨巨大壓力。
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結合三種定價方式,構建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模型。成本加成定價模型注重銀行成本的全面覆蓋,價格領導模型注重基準利率的參考作用;客戶盈利分析模型強調銀企關系的培養。結合這些方面銀行在定價時要考慮這些因素。
1.成本因素。資金成本。指銀行的融資成本,是銀行最直接的成本。存款或同業拆借利息,向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同業間再貼現等費用利息;此項計算比較復雜,要求銀行有先進的成本管理系統,實際中可用商業銀行的費用支出與全年的貸款總額按照適當的原則進行分攤,然后估算每筆貸款的支出。
風險成本。是為抵御預期損失而提取的準備金,貸款中發生的一些違約壞賬,預期損失是大量貸款中的平均損失,這里我們主要關注是由信用風險引起的。面對貸款風險銀行一般通過抵押或擔保的方式進行防范。
2.市場影響因素。貨幣市場供求。資金可得性是影響市場均衡利率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在經濟上升時期,對貸款需求較大,可能會出現資金供小于求,利率水平較高;經濟衰退時期,投資需求不足,資金供大于求,利率水平較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松緊對資金來源也有重要影響,如果央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偏緊,貸款投放將下降,利率上升。
1.三種方法的比較。
?
2.對我國商業銀行適用性分析。
?
通過比較,成本加成法和客戶盈利分析法對銀行的成本計算系統要求較高;三種定價方式對風險管理系統都要較高的要求,商業銀行需要配備相應的風險管理系統、信貸評級系統及有經驗的信貸人員。三種貸款定價方式依次經過了“成本導向型—市場導向型—客戶導向型”的轉變
本文以利率市場化為背景,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貸款定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再分析傳統的三種貸款定價模型,結合貸款定價的影響因素,構建我國貸款定價的基礎模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在此基礎上對各因素進行分解計算。我國現在的狀況就是區域市場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客戶類型也存在較大差異。適合采用市場細分,按照垂直的區域劃分,商業銀行選擇有針對性的貸款定價方法,傳統的貸款定價方法也是隨著經濟水平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方法向著客戶盈利貸款定價模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