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燁靈 李爭艷
摘 要:集團企業之間固定資產交易不會產生價值增值,因而在合并報表中需要將內部固定資產交易包含的未實現內部收益予以抵消,同時還要將與其相關的折舊、減值和遞延所得稅予以抵消。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有利于避免控股公司人為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現象的發生,使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加客觀、真實。
關鍵詞:企業;固定資產;合并
一、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的含義及特點
1.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的含義
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指合并期發生于集團內各成員企業之間的內部購銷、內部租賃和內部勞務等活動。這類內部會計事項涉及的銷貨企業(賣方)與購貨企業(買方)都是集團內的成員企業,不涉及集團外的會計主體,是集團內的一種內部購銷(買賣)活動。
2.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的特點
從內部交易的銷貨成員企業來說,它是通過獨立于自身的會計主體立場來進行核算,既能反映銷售收入,又可以結轉相匹配的銷售成本,并最后體現出銷售損益的數據。從內部交易的購貨成員企業來說,和銷貨成員企業一樣要以自身獨立的會計主體立場來進行核算,不但要計算內部購入貨物,還要計算對外銷售的情況,來最終確認銷售的收入、成本和損益。根據內部會計事項的界定原則,屬于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的是內部購貨方的銷貨和購貨活動。它可以借助抵消分錄來消除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但是從企業集團的角度來說,兩次銷售實際上僅僅只有一次實現了對外的銷售,它的銷售收入就是購貨成員企業的對外銷售收入,其中并不應該包括銷貨成員企業的銷售收入。同理銷售成本銷售損益也是如此。內部交易只能給企業實現目前并不缺認的內部利潤,要想轉化為實現的利潤必須通過外部交易。所以會計報表合并時,應該編制抵銷分錄把在內部交易時重復計算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抵銷,還要抵銷在資產價值中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
二、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的分類
根據交易對象的不同可以把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分為存貨內部交易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無形資產內部交易內部租賃和內部勞務交易等。所以,內部交易的對象不同,就導致內部銷售利潤的會計報表項目不同,最終抵銷分錄也就不同。
交易性內部會計事項如果按照在合并期是否終結分類來區分,可以分成已終結內部交易和未終結內部交易。已終結內部交易的含義是該交易期在合并期已經全部實現了對外交易,有關資產中不含未實現內部的銷售利潤,它內部交易所體現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應予全額抵銷;或該內部交易的物資對象已經消失,在企業集團之中已經不存在。未終結內部交易的含義是該交易在合并期尚未全部實現對外交易,其中,可以是對外交易全部未實現,也可以是部分未實現對外交易,合并期只能抵銷已實現對外交易的那一部分內部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尚未實現對外交易的那一部分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那么就應該抵銷存貨等資產價值,等待下一個合并期發生對外交易后,把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轉化為已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未終結的內部交易轉化為已實現的內部交易,然后再按相關規定進行抵銷處理。如果未終結的內部交易只是涉及存貨,那么它的終結期不會延續太長;但是如果涉及到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那么它的終結期會持續較長,一直到該項資產攤銷完成或者企業集團為止。
三、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的抵銷處理
由于集團內各成員企業或者不同行業的劃分固定資產的標準不同,所以根據固定資產的資產形態分類可以分成固定資產到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到存貨﹑存貨到固定資產這三種情況,而且這三種情況在合并時抵銷的范圍和方法均有區別。
1.固定資產到固定資產的內部抵銷
在固定資產到固定資產的內部交易中抵銷的主要內容就是該交易形成的內部銷售利潤。其中內部購貨方按照包含內部銷售利潤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折舊,但是這樣就會導致固定資產的折舊多計提了,所以這部分多計提的折舊應該抵銷。從固定資產到固定資產內部交易發生的數量一般不是很大,特別是對損益的影響不大,所以根據重要性原則,這一部分的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計,不予抵銷。
2.固定資產到存貨的內部抵銷
企在業集團內某一個企業將自己的固定資產賣給另一企業作為存貨銷售就是固定資產到存貨的內部交易。在這之中內部賣出的是固定資產但是買入的是存貨,同樣的交易對象但是雙方的資產形態不同。在企業集團之中此項內部交易就是將固定資產直接對外變賣不體現為企業集團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它對損益的影響,應是在清理結束之后的凈收益或凈損失并且要把它列為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不再列入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
3.存貨到固定資產的內部抵銷
在企業集團中某一企業將自身的存貨銷售給另一企業作為固定資產來使用就是存貨到固定資產的內部抵銷。如果按照事項發生的時間順序來分類可以分成交易發生當期﹑處置或報廢之前﹑處置和報廢當期三個階段來進行抵銷。
結論
在內部固定資產購銷活動中,銷售方將集團內部銷售作為收入確認并計算銷售利潤,而購買方以支付的價款作為固定資產成本入賬。所以,購買方固定資產原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為固定資產銷售成本(即銷售方銷售該商品的成本);另一部分為銷售方的銷售毛利(即其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的差額)。從整個企業集團來看,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固定資產購銷活動屬于企業內部物資調撥活動,既不會實現利潤,也不會增加商品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保樹.企業會計準則講解[J].2015,(12):58-59
[2] 曾招龍.購買法與聯營法的經濟影響和應用選擇[J]. 2015,(07):88-89
[3] 朱寶憲.企業合并中購買法與權益結合法的選擇分析[J].2014,(05):56-57
[4] 竇秋穎,張志鳳.論權益聯營法與購買法在我國的應用[J]. 2016,(06):13-14
[5] 周山清.合并會計報表理論的最佳選擇[J]. 2015,(13):44-45
作者簡介:
姜燁靈,沈陽工學院學生。李爭艷,沈陽工學院會計教研室老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