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如
摘 要:黑格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這句話凸顯了興趣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學生只有懷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活動,才能充分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然而,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不夠濃厚。那么,如何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呢?結合教學實際,并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特點,從三個方面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興趣;語文;有效性
一、巧借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設備不僅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采用多媒體設備,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學生滿懷欣喜地投入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師在講授《長城》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有關長城的圖片;然后,對學生說:“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地觀看圖片內容,并根據圖片中的內容談談自己對長城的看法。”于是,學生開始認真觀看一幅幅有關長城的圖片,在觀看之后,學生根據自己從多媒體課件中觀看到的圖片內容,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我仿佛親自來到了長城腳下。”還有學生說:“我看到了一座高大雄偉的長城,它蜿蜒在崇山峻嶺上面,顯示出了不凡的氣勢。”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大家說得都很精彩,下面,請你們閱讀《長城》這篇課文,想一想作者從哪些方面對長城進行了描寫。”于是,學生一邊積極地閱讀課文,一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總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賞長城有關圖片的方式,使多媒體設備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生活化教學法不僅可以把抽象的語文知識有效地融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現象之中,還可以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教學法,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熟悉感與親切感。
例如,教師在教學《白鵝》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白鵝呢?”于是,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見過。”教師接著對學生說:“既然同學們在生活中見過白鵝,下面,請同學們就白鵝的有關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于是,學生一邊回想自己的生活經歷,一邊把自己對白鵝的認識說給其他同學。有的學生說:“我覺得白鵝是十分美麗的。它有一身潔白的羽毛,有一雙靈巧的紅掌,還有一副好嗓子。”還有的學生說:“我奶奶家里就養著幾只大白鵝。每當我看望奶奶的時候,我都會仔細地觀賞這些白鵝,并喂它們吃一些食物。”還有的學生說:“我喜歡很多小動物,白鵝就是其中之一。每當在生活中看到白鵝的時候,我總能想到駱賓王所寫的《鵝》這首詩。”接著,教師對學生說:“白鵝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剛才,同學們對白鵝的描述很精彩。下面,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認真地閱讀《白鵝》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白鵝的。”接下來,學生滿懷熱情地閱讀課文中的有關內容,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認真真地勾畫出課文中描寫白鵝的句子。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生活與語文的聯系,還能使學生在回憶生活經歷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快樂。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充滿趣味性與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對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具有重大意義。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角色扮演教學法的優勢,使“扮演者”在扮演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教室里的“小觀眾”在觀看精彩紛呈的表演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內涵,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西門豹》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確定《西門豹》課本劇的“演員”,并選出一名“小導演”。其次,教師讓“導演”根據“演員”的特長進行角色分配:小明同學扮演“西門豹”;小紅同學扮演“新娘”;小亮同學扮演“老大爺”的角色;小蘭同學扮演“巫婆”的角色;剩下的演員則扮演“官紳”。為了使全班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教師讓其他同學扮演圍觀“老百姓”。在表演的過程中,扮演“西門豹”角色的那位同學一邊指著新娘,一邊義正言辭地問道:“新娘從哪里來的?”扮演“老大爺”角色的那位同學則說:“都是巫婆帶著人從窮苦人家搶奪來的女孩兒。”西門豹接著說道……這樣學生在表演課文情節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總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對《西門豹》的故事情節進行表演的方式,充分使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這不僅使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還為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愿意學習語文的驅動力。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主動采取有效的策略,巧借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生活化教學法,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采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增加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充分培養。
參考文獻:
[1]劉晶鑫.關于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策略的研究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6):114.
[2]付小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