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駿
摘 要: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蘊含著豐富的精神給養。在音樂世界中,感受音樂旋律產生的或歡快、或高昂、或婉轉、或悠揚的變化,再借助通感產生觸覺、視覺、味覺等方面的感受,讓音樂世界逐漸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借助細膩的通感,在演唱時將歌曲蘊含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釋放音樂的無限魅力。
關鍵詞:通感;歌唱;音樂;演奏
大多數人對音樂的喜歡是因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夠喚起的視覺意象。音樂藝術重在情感表達,在歌唱教學中,借助通感可以啟發學生領會歌曲內涵,從而加深學生對歌曲的情感體驗。但是從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情況來看,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表現較為明顯的就是學生音樂能力培養方面[1]。本文簡要從音樂的視覺體驗、觸覺體驗、味覺體驗三方面出發,提出如何通過“通感”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力,舉例說明如何通過加強音樂的通感體驗,達到更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一、豐富音樂的視覺體驗,搭建場景化的音樂學習課堂
在音樂的各類通感中,視覺通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多數歌曲的通感都涉及視覺通感,透過音樂或者形成靜態的畫面,或者呈現動態的片段。音樂是情感的表達,在音樂教學中應通過情感滲透,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基調。筆者在教學蘇少版三年級上冊《七個兄弟》是這樣設計的:
師:(激趣導入新課,借助圖譜)讓學生隨著《Do-Re-Mi》與教師一起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七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
生1:(學生聽到介紹朋友,迫不及待地猜測)是七個小矮人。
生2:音樂中的do re mi fa sol ……
師:聽賞歌曲《Do-Re-Mi》第二段合唱部分,由學生扮演七個簡譜音符卡通娃娃,同學們一邊聽賞一邊表演。
師:聽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1:快樂,好像走進了音樂王國。
生2:像三伏天吃西瓜,爽極了。
師:有誰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叫什么?是哪一部電影的插曲?
在學生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簡單介紹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觀看電影片段,通過賞析片段、復聽歌曲,請同學們說一說歌曲的情緒以及演唱形式的變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知音樂圖譜,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東西比較感興趣,用音樂圖譜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音樂思維和音樂想象,學生能較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
二、豐富音樂的觸覺體驗,讓聲音變得觸手可及
雖然音樂主要通過聽覺刺激進行情感表達,然而通過“通感”增強聲音的觸感也是相當重要的。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中,讓同學們閉著眼睛體會音樂的觸感,當唱到“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時,讓同學們極盡發揮想象力,從音樂中感受微風拂面的清涼觸覺。當同學們體會到音樂帶來的觸感體驗后,可以在歌唱時融入更豐富的情感。在歌曲的學習與演唱中,注重觸感體驗,仿佛此刻就身在音樂描述的環境之中,感受到清涼的空氣,身心得到舒展。
此外,不僅可以豐富音樂的觸覺體驗,還可以借助工具將聲音轉變為觸覺。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對聲音質感的控制,引導學生練習如何做到氣息均勻,靈活控制聲音強弱。借助小工具,將氣息的變化直觀表現出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例如,讓學生吹動絲帶,通過絲帶的擺動幅度判斷氣息變化,通過持續練習,掌握控制氣息的方法。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聲音的強弱變化,判斷出音樂情感的轉變,還可以自如控制聲音變化,在演唱時豐富音樂情感體驗。
三、豐富音樂的味覺體驗,讓歌唱變得津津有味
音樂世界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欣賞音樂和體驗音樂,能夠從更深的層次上感受創作者和表演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歌唱也變得津津有味,在音樂的味覺體驗中,歌曲的感情抒發再次升華。
例如,《小白菜》這首歌曲就通過描述孩子失去母親后無人疼愛的凄苦情景,再通過憂傷的旋律,使人感受到滿滿的傷感。“弟弟吃面、我喝湯呀”這句歌詞,為歌曲帶來了豐富的味覺體驗,眼淚流入湯中,湯中的滋味盡是苦澀,自己的生活也是苦澀的。在這首歌曲的演唱中,可以將苦的情緒表達出來。而在歌曲《嘀哩嘀哩》中所表達的情感則存在明顯的差異,從歌曲的歌詞“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極易讓人聯想到花草的芳香,因此獲得歡快的情感體驗。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演唱時,可以讓學生聞花香、回想糖果的甜味,在演唱時自然地流露出無限歡樂的美好情感。
歌唱是個人情感表達的重要形式,不僅關乎聽覺,更要注重全身心的感官體驗。因此,在歌曲演唱過程中以及學習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多地調動感官系統,讓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不再是單一孤立的感受,形成綜合的感官體驗,這樣才能在歌唱中將歌曲豐富的內涵表達出來,真正為歌唱插上遠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鮑鳴慧.通感:為歌唱插上遠飛的翅膀[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5):54.
[2]蔣鳴.淺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古代衍變與近代發展[J].音樂創作,2017(6):93-95.
[3]辛仲亮.此時無聲勝有聲:古詩詞中音樂描寫常用通感手法舉隅[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5(8):100-102.
[4]李金玲.試論通感在《歌曲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3):103-104.
[5]陳萍.巧借“聯覺”琴歌曼舞:歌曲《巴魯瓦》課例分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