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杭
摘 要:無論是傳統(tǒng)意義的應試教育模式,還是新課改后的素質(zhì)教育模式,都強調(diào)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在新課改后,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培養(yǎng),使學生真正全面發(fā)展。而其中的“德”大致上是指對學生的道德、品德、思想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這一點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做人還是學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之路來說意義深遠。對于學校來說,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現(xiàn)以小學語文為例,分析如何將德育有效地滲透其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積極意義;策略
對學生而言,語文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與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既增加了文學常識,又培養(yǎng)了其高尚的文學素養(yǎng)與道德情懷,并且對學生的思想感情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最關鍵也是十分有效的一個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凡。作為教師,更加應當幫助學生積極把握這一時期,使其自身得到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并探究出如何使德育有效地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積極意義
傳統(tǒng)教育形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diào)對學生知識的灌輸,使學生取得所謂的“好成績”。雖然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應試教育中,學生表面上有所提高,但是“全面發(fā)展”實則成為一句空話。而在素質(zhì)教育下,將德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其能力得到真正的培養(yǎng),使其真正地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德育的策略
1.教師通過漢字教學,有效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漢字是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與象征,其中蘊含著華夏民族廣博的文學素養(yǎng)。除此之外,漢字的字形十分考究,其中的橫平豎直包含了華夏兒女的道德品性。因此,教師通過漢字教學,為學生解釋其含義,使學生真正理解漢字,理解其中蘊含的哲理,從中有所收獲,從而將德育滲透在其中。
例如,在教學《一去二三里》時,這節(jié)課主要的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一”到“十”這十個漢字的寫法,并且可以有效表達出來。教師在引導學生梳理了本文的大致文意后,在黑板上出示了1~10這十個阿拉伯數(shù)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將數(shù)字與漢字相照應起來,并通過對比二者差別來真正理解中國漢字的特點,使學生觀察漢字橫平豎直,并教導學生應當像漢字一樣剛正不阿,從而實現(xiàn)德育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滲透。
2.教師通過恰當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有效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是教師的“滿堂灌”,是學生的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意義,并且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交流,彼此孤立存在。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其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適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其明白“集體”的意義,從而將德育有效地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標注生字詞,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掃清閱讀障礙,通過學生反復閱讀之后,教師適當放手,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幫助其進行總結(jié),使學生明白人應當善于聽取他人意見,不應當以狹隘的眼光思考問題。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教師加以引導,最終使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3.教師通過閱讀教學,有效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紙上得來終覺淺”。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事物不能只是片面地了解,而是應當多種方式來深入理解。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感受文中的語言魅力與人文情懷,使學生成為具有積極思想的承載者,從而使德育有效地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春雨的色彩》時,教師引導學生反復閱讀,通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理解文章真正的寫作目的,使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斷發(fā)現(xiàn)美,感受大自然的恩賜,從而呼吁學生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這樣一來,德育便通過教師的閱讀教學滲透在小學語文中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對于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通過在教學中使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使學生多角度審視小學語文,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的樂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巧妙地將德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的學習之路不再枯燥乏味,使其各方面能力真正得到培養(yǎng),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映霞.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5).
[2]戴睿.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3]陳慧慧.論當前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
[4]方吉庭.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探索[J].學周刊,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