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梅
摘要:現階段,隨著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化工領域對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以此確保此行業順利渡過轉型期。本文將主要圍繞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的特點展開分析,并提供具體培養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字: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
引言:
我國目前高職化工專業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比如課程布置與教學內容疊加在一起;實踐應用教學未以階梯型展開,技能鍛煉重復狀況屢見不鮮;教學資源匱乏等等。只有解決的以上問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保證學生良好發展,成為新時代所需的一體化人才。
一、高職化工一體化人才培養特點分析
(一)依靠高職專業創學聯盟,建設一體化人才打造基地
創建以高職化工專業院校為主體,當地化工企業參加的創學聯盟,形成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創建發展過程,以職位對口為出發點,剖析崗位能力的標準,然后利用課程安排的對接與技能梯形培育的對接,最終打造一個高職一體化的人才塑造機制。依據高職時期人才塑造目標,參照相應層次與重點展開合理的連接,高效處理了課程反復傳授,人才塑造目標不準確等狀況,進而建設了化工專業人才塑造基地,良好的符合地區化工領域發展所需的高素養專業型人才[1]。
(二)依靠操作人員技能階梯發展規律,設計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機制
根據操作人員的技術階梯發展規律,展開基礎技能、專業技能以及職位綜合技能三大時期的階梯技能塑造,全面的策劃化工專業高職一體化的教學課程部署,根據職業資格要求鍛煉有關技能,實踐教學系統設計貫穿于基礎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和專業綜合技能訓練以及實習4個時期,從而滿足社會對一體化人才的實際需求。
(三)建設高職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提高資源利用率
針對高職化工專業院校實踐教學條件展開合理計劃、創建與應用,實現教學資源同享,為此領域、眾多企業和成員院校職工培訓、技能認證與人才塑造奠定良好基礎。整理高職院校的兼職與全職教師信息,創建教師資源庫,派遣高職院校的骨干教師到其他知名院校去進修。而一些兼職教師不但能在高職院校內任職專業教師,還可作為學生在外的實習教師。資源庫中的兼職教師信息可依據需求完成共享,此種方式能有效處理師資力量匱乏這一難題。
二、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塑造中存在的問題和處理辦法
(一)成立創學聯盟,優化課程布置與教學內容疊加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職化工重點塑造在化工生產裝備操控和維護、產品質量掌控和檢測、生產調度和監管等工作的高素養實踐型人才。高職院校、中職學校以及各個企業共同建設專業創學聯盟展開一體化人才塑造,在一體化人才塑造目標、人才塑造形式、課程布置與教學落實諸多方面展開合理計劃,改善傳統高職和中職分家,各成一派的教育形式,創建梯形的塑造目標,依據職業能力標準布置課程,綜合設計、合理安排、分時期落實。這樣能徹底處理課程布置與教學內容疊加問題。
(二)建設實踐教學課程系統展現技術水平的階梯性培育
在提升學生技術水平時依據職業技能證書要求展開,合理劃分不同階段拿到相應級別證書。就高職階段而言,其側重塑造的是銀領域高級藍領人才,需要獲得的是我國下發的三級職業資格,也就是要達到高級工的水準。用職業技能證書的要求進行技術水平的階梯性塑造,改善技能鍛煉重復狀況。學生在中職學校鍛煉的是其基礎技能的標準操作,防止到高職院校無法及時改正,而高職則將教學目標放在樹立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2]。
(三)實現資源共享,為企業和其余成員院校提供服務
創建兼職教師資源庫,各個成員院校建能做到資源同享,各大企業、化工領域內的兼職教師可積極到聯盟高職院校展開溝通和交流,準許全職教師校際兼聘,兼職教師互相任教,漸漸實現地區內高職院校教師互聘同享,高效處理化工專業高職教師資源匱乏的難題。
三、獲得的成效
(一)案例分析
我國有某高職編制了一體化人才塑造方案,此方案已在2015、2016、2017級化工專業人才塑造中應用,2015級100名學生在2017年進入此院校學習。以此為前提,成立了此市專業創建聯盟,囊括了企業行業、中職高職學校15個聯盟方,以化工專業人才培育為出發點,研發了相關教材,其中有兩本已正式出版,還有四本正在出版過程中,搭建了聯盟資源庫平臺為企業培訓和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此聯盟中校企協作的廣度和深度都非常合理,其中一些企業和院校共同申請的化工專業試點項目已經在2017年順利通過,并且此項目在2015級學生中就已落實,效果較好。
(二)學生實踐水平明顯提高
創建學生技術培育發展平臺,對其展開全方位的技能培訓,聯盟內高職院校參與國家、省市舉行的一些技能大賽中都獲得了優秀成績。此院校近年來參與國家舉辦的儀表自動化、化工設施維修、工業剖析等競賽項目內分別獲得團體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參加省級競賽中取得團體二等獎3項、團體一等獎1項。并且有10名學生獲得職業技師資格證,且榮獲技術標兵稱號。在其余市級競賽中獲得團體二等獎5項,還有400多人獲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代培養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必須要先清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可從成立創學聯盟、建設完善的實踐教學課程系統以及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著手改善,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并且還要充分考慮專業特點和企業職業要求,有針對性的選用教學對策,確保學生綜合發展,實現自身價值。
參考文獻:
[1]左常江,薛玉平,方光靜.中高職化工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6,44(21):188-189.
[2]李玉才,劉開明,楊國忠.基于蘭州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職能源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實踐[J].化工管理,2018(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