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4-140-01
摘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也迎來了蓬勃發展。工會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紐帶,新時期國內外形勢日新月異,這就要求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不斷創新,繼續保持工會組織的青春和活力。本文通過對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原則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了加強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 工會 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研究
工會是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不僅是職工利益的制高點,也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體現。在如今,面對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和國內外形勢變化不定的情況,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為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工會從多方面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創新,不僅要保障廣大職工的利益,更需要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構建和諧互助的新社會環境。
一、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原則
1.黨性為先原則。黨性是階級性和民主制度高度集中的體現。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中的黨性原則,就是要保證黨的絕對領導地位,也是開展工會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2.正面引導原則。正面引導原則就是要求在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中,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引導真善美的積極思維,從而增強職工不斷提升自我的信心和決心。
3.實事求是原則。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觀點和方法論之一,是毛澤東思想及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毫無疑問,新時期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也必須從實踐中來,并最終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存在的問題
1.服務意識較弱。目前,工會干部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對廣大人民群眾缺乏服務意識等問題。首先,部分工會干部由于受傳統官本位思維的影響,沒有能理解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內涵,因此難以保持積極的服務心理和狀態。其次,工會的存在是為了保障職工的根本權益,因而在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會與企業產生摩擦,降低企業負責人的接受度,進而更加無法繼續開展更好的思想政治服務工作。
2.工作方式過于傳統。目前,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沒有能針對不同群體進行區別宣傳和教育,只是籠統的強調團結一致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首先,這些思想理論缺乏與職工的心理共鳴,多數只是停留在灌輸階段,嚴重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提升。再者,現階段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與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顯得格格不入,沒有很好的利用互聯網的思維,也沒能抓住職工的生活特點和心理愛好。
3.思想政治工作與現實脫節任。如今工會思想政治的工作,很容易給人紙上談兵的印象。對職工關心的生活熱點和難題,并不具有實際的指導和幫助意義。例如住房問題、子女的受教育問題以及職工養老問題等社會熱點,在工會思想政治工作中都鮮有提及,這說明工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深入到群眾身邊。如果工會工作脫離了實際,脫離了職工關心的難題,就一定會引起職工的質疑和誤解。
三、加強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措施
1.明確服務為本的理念。首先,應提倡工會干部進行理念的改革創新。工會干部必須接受定期培訓和教育,努力使他們明確自己的位置和職責,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核心思維。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與廣大職工保持一致性。其次,工會的干部不能特殊化,在各方面應保持與普通員共相同,確保其能夠與普通職工同心同德,做好本職工作。最后,要完善工會內部監督機制,對工會干部的工作內容和作風進行嚴格監督,及時聽取職工的反饋和建議,一旦發現問題絕對不姑息,立刻從嚴處理,從源頭上確保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是有效的,能夠始終堅持為職工服務的前提。
2.積極利用互聯網媒介。要建設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宣傳網站,并努力形成對廣大職工的文化引導,最終構建雙方積極交流的互動平臺。要切實加強網站的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網站的閱讀量和點擊率,要努力開展各式各樣的網上活動,通過視頻和精彩的畫面吸引職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化和網絡化。在互聯網環境下,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核心就是信息化,工會一方面可以將黨的方針政策公布于眾,做到廣泛宣傳和耐心講解。另一方面,工會可以利用自媒體網站、BBS論壇、直播平臺、微博等網絡陣地,讓廣大職工進行互動和熱烈討論,最終達成共識,努力解決職工關心的問題,贏得職工的理解和信任。
3.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我國工會理論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和完善,是黨的理論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工人階級的民主地位,才能不斷完善工會理論,實現新時期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與時俱進。但是同時,離開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實現工會理論創新,是離不開實踐創新的。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只有緊跟實踐的發展,理論創新才有現實意義。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要實現創新,最重要的就是工會要吸收廣大職工的實踐經驗,努力讓職工參與進來,實現工人當家做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