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43-02
【課例實錄】
師:昨天老師推薦同學們把李白的《蜀道難》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放在一起來欣賞,剛剛大家看了視頻,不妨稍作思考,簡單談談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
生1:我從兩部作品中都感受到了詩人和作曲家桀驁不馴的個性和磅礴的生命力,大開大合,氣象萬千。
生2:我發現二者都用到了夸張的手法,《蜀道難》中有“四萬八千歲”“連峰去天不盈尺”等極言蜀道之高峻的夸張描寫,《命運交響曲》中則以令人振聾發聵的開場四四拍強音直擊人的靈魂,把命運的險惡以音符極其精準地表現了出來。
生3:二者雖看似豪邁磅礴,其實都有“一唱三嘆”的韻味。《蜀道難》共三段,每段都以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來作為全段的關鍵句,也上全篇的主旨句。而《命運交響曲》的幾個段落開頭也都是同一句“命運在敲門”打頭,只是節奏和旋律上有所調整。
師:誠哉斯言!各位同學很難得地從思想內容、藝術技法甚至生命體驗的高度來談了兩部偉大作品的相似相通之處。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以西洋交響樂作引子,來引出對中國古典詩歌名作《蜀道難》的內涵及題旨的深度解讀,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全詩的三個自然段為線索,合作探究蘊藏在字里行間的詩人的思想情感。(3分鐘)
組1:我們組通過第一段的神話、傳說、及一系列夸張、襯托的手法,我們發現,“蜀道”并不止是一條地理學意義上的路,而是象征了通往帝都長安、通往詩人所夢寐的仕途的“求官之道”“成功之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蜀道難”就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不走科舉而僅憑借才華“布衣而至卿相”的艱難的深深感喟。
組2:我們組認為第二段主要描寫蜀道之“險”,從“連峰……萬壑雷”所展示的巒巔摩天、飛瀑如雷的險峻畫面可以看出,而一“問”一“畏”一“愁”一“凋”的語言、心理、神態、動作描寫則非常直觀地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往返蜀地的擔憂及對重逢的盼望之情。
生3:我們組一致覺得第三段中除了繼續描寫蜀道的高險之外,還強調了此地的兇殘可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已經讓人隱約感到了“戰略地位”的特殊,而“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則以正面描寫的方式告訴我們此地不但自然地勢險要,還有戰爭的陰云籠罩,實在不宜前往。
綜合以上各小組的發言,我們可以把全詩的主旨概括為“感嘆人生”“勸誡友人”“擔憂國事”。那么再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個主旨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有沒有更為具體的相似之處?(結合背景)一言以蔽之,兩部偉大的作品都是作者對抗命運、宣泄不滿而又保有理性的抗爭之作。讓我們再次以聲情并茂的朗誦來傳承經典,致敬大師。(請生5朗誦全詩)
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課堂寫作。請同學在五分鐘內為李白寫一則100字左右的“感動中國頒獎詞”,在組內互評推優,八分鐘后請各組分享本組的優秀作品。(寫作實踐活動)
組5: 將進酒,蜀道難??茨鞘⑻茪庀?,怎能少了你李太白那放蕩不羈、為文癡迷的身影?你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大氣磅礴;你是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愁怨思念;你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灑脫;你是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浪漫癡狂。你,是詩人,是武者,是游子,是謫仙,更是那盛唐!
組6:這是一個樂觀自信的李白,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孤獨寂寞的李白,他吟唱“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個狂放不羈的李白,他大笑“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一個豪氣萬丈的李白,他決意“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李白,他嘆到“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這是一個愁腸寸斷的李白,他哀呼“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他對黃河磅礴蒼涼的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他對瀑布驚心動魄的描繪;“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他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溫情;這,就是李白!他,就是盛唐!
組7: 他是一位桀驁不馴的詩人,一位狂放不羈的劍客,一位被貶下凡間的仙人。他無拘無束,敢愛敢恨,他的豪邁非世人所及,他所見的樓是“手可摘星辰”的樓,他所見的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水。他帶著他的劍和酒獨步天下,他那豪邁和灑脫的氣勢,至今磅礴不絕。
師:李白不遠,詩魂猶在!感謝同學們精彩的撰寫。在你們不輸謫仙的豪情里,我看到了新時代的有為青年將踏上先賢蜀道,去謀功名,謀社稷,謀天下。而你們明媚的臉龐、堅定的信念將使你們能夠一掃清蓮的憤激而為昂揚,一改太白的憂患而為爽朗。是的,明天屬于你們!
最后,讓我們全體再次以誦讀思接千載,致意李白!(全體朗讀全詩)
【實錄后記】對于將西洋交響樂引入中國古典詩歌教學的方式,同學們感覺非常新奇,而在欣賞完《命運交響曲》之后,大家又深感老師此舉非為作秀,而確有深意。另外,在教學之外,對西洋交響樂的賞析,也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對于音樂的品鑒角度,對提升同學們的審美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