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君
【摘要】本文將從當前普遍存在的商業模式D2C模式的發展和優劣入手,對目前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契機和不足進行關聯性的分析,試圖尋求對于藝術類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如何將D2C模式納入課程體系中。
【關鍵詞】D2C模式 藝術類大學生 創業教育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250-02
一、D2C模式的發展與優劣
近兩年,D2C(全稱為Designer-to-Customer,即設計師直接銷售給客戶)的商業模式在全球范圍快速成長,去中間環節化以及個性訂制化給原創設計者們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這一模式下,設計師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展示原創設計產品,并直接聆聽消費者的意向和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銷售,達到出售原創產品的目的,最終形成設計師、網絡運營商、制造企業與終端客戶全新的價值鏈。[1]
D2C模式的推出為設計師提供了直接面對終端市場的機會和平臺。設計師還將面對市場的檢驗,允許制造企業和終端消費者直接選擇合適的作品和設計師,通過市場手段對設計師進行篩選,作品受消費者和制造商歡迎的設計師就是優秀的設計師,這是一個發現和培育出類拔萃的設計師的良好機制和平臺。[1] 因此對于優秀的在校大學生和作品而言,可以獲得更公平的選拔,也可以使大學生的原創設計更加符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這是D2C模式帶給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優秀原創作品的核心價值所在。
但是D2C模式雖然在高校外大行其道,但其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其不確定性較強,藝術品尤其是服裝的顏色、款式和尺碼的不精確性導致客戶向傳統購買方式回流;其互動功能尚未完善,這源自于空間的限制和感官的障礙;由于傳統購買方式的客服方式無法在D2C模式中直接嫁接,因此售后保障欠缺等。[2]
二、藝術類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西方國家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方面較為成熟,美國、日本、法國、瑞典等國的創業教育發展已步入成熟階段,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創業教育體系、創業教育組織、創業教育課程、創意教育支持。[3]我國在大學生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大學生創業意識、知識和能力相對薄弱;國內的大學創業教育研究還停留在對國外案例分析和通過比較研究后的對國內創業教育發展難題的宏觀分析上,針對策略性的具體體系構建研究仍呈零星狀態,研究文獻重復內容較多,缺乏專門的創業研究學術期刊。具體來講,對于創業課程設置體系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能力型和知識型的課程上,而根據不同的院校特色而設置的體驗型和實踐型課程的具體實現途徑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擴充。[4]
由藝術主導的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雖然蓬勃發展,國內外的創業課程設置研究并未對在藝術院校方面進行集中深入的探索研究。一些藝術類院校針對市場反應出的普遍問題在創業課程設置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體現。一些核心因素,比如對于藝術類院校學生創業的優劣勢深入分析、針對藝術生的專門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重心和傾向、風險控制的意識培養、實踐環節驗證流程的途徑以及拓寬創業領域的方法等并未被納入創業課程體系研究中。具體來講,藝術類院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較為理論化,同市場結合不緊密,更多的是以比賽和培訓的方式幫助學生,而未考慮到很多學生的創業潛力,和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學生對于D2C模式僅有非常片面化的理解,沒有專業知識和案例講解課程。
三、將對D2C模式的學習納入藝術類大學生創業體系的必要性
首先,藝術類院校學生有先天的優勢成為創業者,以設計師的身份直面客戶。目前高校一部分大學生有非常好的設計理念和作品,僅開設淘寶店鋪是無法將優秀的學生和其作品迅速轉化為市場資源的,其潛力也有可能被埋沒。D2C這種新型的模式雖然給與了很多學生機會,但沒有高校創業教育的介入,形成一站式的供應鏈條,很多藝術設計院校畢業的學生本來有潛力進行自主創業,但因為沒有理論學習與經驗,加上市場崗位飽和,面臨不得不轉行的工作現實。因此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創業需要重新整合,調整規劃,將D2C模式納入課程體系,將高校外的優秀資源引入,合作辦學,引導學生利用其進行實際創業,在畢業前就體驗、甚至創業成功,而課程也需要不斷跟進學生的表現,給予專業的指導。
其次,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設計出適合消費者需求及市場發展要求的原創產品,實現市場資源平衡,服務于市場和社會。D2C模式主要就是借助網絡的優勢,讓設計師(學生)直面客戶,為其設計出滿意的產品,讓其作品被市場和客戶接受。這種契合性也決定了高校的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要考慮市場。目前北京市的各種創業比賽正式圍繞網絡市場的真正需求,給與學生非常豐富的前期培訓和后期資助,助燃了學生通過互聯網在D2C模式下創業的熱情。具體來講,蘇州工藝美術學院正是通過“藝美工坊”(D2C模式)的創業平臺,圍繞網絡市場的真實需求,以項目形式帶入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對接轉化;目前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與產出效益。[5]
四、D2C模式下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策略
首先藝術類院校應結合國內外目前的課程設置體系分析,有針對性地研究藝類術院校在創業課程設置構建內容上的重點和傾向性。比如藝術生普遍在數據分析和市場判斷方面較差,D2C模式對于用戶的分析和數據建模非常重要,而傳統的創業課程若傾向于將教育重點放在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和實踐上,這將無法使其彌補劣勢,達到教育的本質。
其次應將風險控制機制教育納入創業課程設置體系。在D2C模式的創業中,雖然從一開始就要考慮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和需求,但后期的量化和生產規模還是存在風險問題。因此對于市場的風控機制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亟需成為創業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風控機制方面的實踐途徑和對實踐環節進行有效的驗證流程也需進一步探索。
目前社會化傳播(Social Media)已經成為最有效的文化傳播渠道,例如微信微博、視頻平臺(秒拍、BiliBili以及2017年快速崛起西瓜、抖音視頻等)等社媒渠道已經顛覆掉之前的門戶網站或雜志等傳統傳播渠道,而是否能有效利用好社會化傳播,并對學生進行導向正確的社交媒體教育,對藝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研究如何將社會化傳播機制和體系納入創業課程設置體系,才能為藝術院校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在D2C模式下,打學生如何通過媒體傳播快速觸達目標用戶往往成為項目實施的關鍵障礙,比如一件具有創意的設計產品,如何能有效的找到購買用戶是創業項目成功的關鍵,這就意味著光有好的作品或產品,但是無法讓用戶知道也是無效的,而這個障礙又通常難以通過個人短期摸索解決,所以在創業課程中的社會化傳播實現途徑研究也應當在藝術生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中考慮進去。
參考文獻:
[1]何璽.D2C模式:讓設計師直面客戶.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2.1
[2]徐律.D2C服裝網絡零售模式優勢與弊端的梳理與反思.商,2015.1
[3]魏東初.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經驗與借鑒,思想教育研究,2013.7
[4]高鸞.社會互動模式下的高校就業課程體系創新——以高校與對外服務機構課程整合為例,教育發展研究,2016.1
[5]吳東玲. D2C模式與藝術設計類學生創業教育的耦合關系,設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