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涉及領域廣泛,而且內容較為瑣碎,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本文認為應該構建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轉枯燥無味的課本知識為生動、充滿活力的課堂,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本文主要針對初中歷史活力課堂構建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 活力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56-02
引言
通過對大量課堂教學經驗的總結,可以發現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存在課堂氛圍沉悶的問題,阻礙了學生對于初中物理的正確認知,并且也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開展歷史教學時,除了要充分關注教學目標,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還要對課堂氛圍提高重視,積極構建歷史活力課堂。
一、培養學生學習方法
初中歷史課程涉及領域廣泛,需要教授的知識相對較多,需要多渠道進行歷史知識學習與掌握,所以歷史教師在制定靈活多樣教學模式的同時還要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具體來說:首先,運用激勵性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歷史內容相對繁瑣,很多學生感到無聊,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大力選擇歷史知識學習重要性,并運用鼓勵性語言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如分析地圖法等等,使他們感受到歷史魅力,進而主動學習;其次,做好預習、復習工作,歷史課程涉及領域廣泛,需要學習多方面知識,只有提高對預習、復習的重視,并將二者進行有效銜接,促進知識網絡的形成,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最后,提高對知識歸納總結的重視,很多學生之所以學習的知識相對零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對歸納總結有所忽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歸納總結,體現歷史學習的系統化。
二、實施情感教學
歷史活力課堂構建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激發學生情感共鳴,落實到具體課堂教學就是開展情感教育,合理、有效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與理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傳統的歷史教學過于注重教師地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直接照搬課本知識教授,對學生學習需求有所忽視,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教學質量相對較低,所以實施情感教學勢在必行。
三、體現歷史情境合理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有條不紊的推行,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已經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共識,如果僅僅只是通過說教式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就難以對具體的知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加上歷史人物無論生活背景還是個性思想都與現代人存在一定的差異,簡單的語言教授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要想構建歷史活力課堂,需要運用幻燈片等現代化教學方式進行歷史知識展示,轉枯燥無味的知識為生動活潑的內容,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來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當然,要想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結合學生實際與教學內容創建合理的歷史情境,基于正確引導,使學生快速融入歷史情境,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
四、發揮教學活動作用
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實踐教學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內容相對枯燥的歷史課程教學,教師更應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一方面,舉行記憶方法交流會,初中歷史課程內容相對繁瑣,需要記憶的概念性知識相對較多,因而很多學生對歷史學習喪失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歷史教師應定期舉行記憶方法交流會,采取幫扶方式進行知識記憶,即讓自主學習能力較強、記憶較好的學生做好榜樣作用,主動號召其他同學學習,同時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轉復雜、抽象知識為簡單、具體知識,從而加深學生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提高對思維方式訓練會的重視,對于歷史教師來說,除了肩負著教授知識與技能的責任,還要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強化學生思維訓練,依據課本知識設置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問題分析、解決,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產生學習欲望。
結論
總而言之,構建初中歷史活力課堂具有可行性與現實意義,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主體性作用發揮。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提高對活力課堂構建的重視,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實際與學科特征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創新,進一步展現歷史魅力,活躍歷史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胡曉霞.初中歷史課堂活力的增進建議與教學方法探索[J].才智.2017(06)
[2]楊貴英.讓歷史課堂充滿活力——初中歷史“分組學導”模式教學淺探[J].南方論刊.2010(08)
作者簡介:
鄭云清,男,生于1974年2月,湖南麻陽人,任職于麻陽苗族自治縣高村鎮栗坪初級中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