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突飛猛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教學貼近生活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貼近生活 意義 方略 內容 過程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120-02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任務大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現有的小學數學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脫節,從而導致學生缺乏生活實踐應用的能力,不能學以致用。因此應結合實際生活所需要的數學知識,來改編數學教材,以適應教育服務于生活的大環境。
一、數學教學貼近生活的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突飛猛進,整個社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目的。同時,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更加有利于學生養成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良好習慣,從而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貼近生活的方略
(一)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把理性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生活中具體的問題,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并通過學習體驗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進一步完善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轉變的過程,從而使廣大學生認識到學好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勵他們努力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
(二)貼近生活的教學過程
1.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必須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當然,空洞的理論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他們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感知才會感悟到你讓他們這樣做的良苦用心。于是,我們要通過仔細調查,尋找課前主動預習、成績突出的同學,讓他們做榜樣。讓這些同學談心得,談體會,從而激發其他同學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容易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課前預習之中。我們要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珍惜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課前預習是實現學生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關鍵。
2.培養學生積極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密切的關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并把這些生活經驗作為他們進行數學學習的起步點和生長點。在此基礎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數學教學活動。這不僅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3.適時做好教學活動的反饋工作
在貼近生活的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要重視教學反饋和評價。數學教學與生活并非要達到絕對意義上的一致。它的開展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實現學生由經驗的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能力的轉變,最終再回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去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使數學理論與生活實踐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
(三)貼近生活的教學舉措
1.在教學中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數學概念一般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小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盡最大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對于老師所講的數學知識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
2.在教學中開展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豐富的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積累生活經驗的最有效途徑離不開游戲活動,游戲活動可以極大地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增添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3.合理運用貼近生活的教學評價體系
數學教學評價作為改善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要特別重視數學評價體系的發展性功能,同時也要逐步淡化評價體系的選拔性功能。評價工作的開展既要高度關注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做到既重視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重視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發展的全面評價,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貼近生活的數學教學,不僅極大地增添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有效地促進了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怎樣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怎樣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和諧統一,我堅信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這些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