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教學時容易被忽視,文章從小學數學任務練習的設計角度出發,探討設計任務練習的方法和要點,充分發揮任務練習的教學作用,促進教學相長。
【關鍵詞】任務練習 層次性 針對性 開放策略 自我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139-01
任務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容易被忽視,被簡化成“做題講題”的過程,讓學生興趣索然,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如何讓學生們能夠體驗到“有用有趣”的任務練習,提高教學效果呢?下面淺淡一下我的看法:
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基礎載體,我們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妥當的,因此需要我們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遵循認知規律,靈活駕馭教材,優化施教方法,充分發揮任務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我們施教時需要對任務練習作適當調整,使之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從質和量兩個方面適應學生們的實際需要。
1.內容的層次性
認真把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我們將任務練習的內容劃分為“會”、“熟”、“活”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會”是形成技能,任務練習是基本的、單項的、帶模仿的;第二階段“熟”是鞏固技能,把新舊知識進行互融互通,反復練習加深理解;第三階段“活”是拓展技能,需要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需要設置綜合性、難度大、內容新的任務練習。有層次性的任務練習能夠讓學生迅速領會所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2.問題的針對性
在教學時,我們要善于并及時發現學生們的理解偏差,對重要的內容要反復的練,難點的地方著重的練,易出錯的地方突出的練,易混淆的地方要對比著練。有目的的組織針對性專項練習,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判斷能力,使他們更全面更完整地掌握知識。
二、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樂“想”、愿“做”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在開展“任務練習”的教學環節時,結合小學生好動貪玩的特點,設計有趣的任務練習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想學想做。
1.建立自信,學有所用
在任務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多發言多板演,通過練習,引導他們完成任務,取得成功建立自信,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孩子們體會到學而有用的快樂。
2.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充滿靈性
《數學課程標準》在關于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具體目標中指出:“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擺脫應試教育影響下,倡導的“添”絕不是盲目地增加練習題量,而是有益的元素的增量,這就需要老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增加一些貼近生活,生動有趣的練習。例如引入 “廬山高有八十里,山峰頂上一粒米,米粒一轉只三分,幾轉轉到山腳底。”歷史名題(《算法統宗》卷十),激發學生們的興趣。
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互問互答等專題活動,給他們發揮靈性的機會,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自我設題互問互答,對于出好題的學生我們給予表揚,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三、搭建練習的寬闊平臺,促進新舊知識的快速融合
1.利用信息技術等輔助教學手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去。”多媒體教學是教學方式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優點,能夠積極調動學生感官協同作用,提升教學效率;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短期內大量信息是難以完全消化和理解的,這就需要我們提高任務練習的教學時間比例,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點設計出多題型、全方位、循序漸進地任務練習。
2.促進新舊知識的快速融合
正如脫離了大樹的樹葉,是沒有生命意義的;新知識獨立于既有的知識體系之外,也將很快被遺忘。在復習階段,開展綜合性任務練習是促進學生們新舊知識融合的有效途徑,不僅加深學生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們的判斷和應變能力;在任務聯系中我們發現學生出錯后,一定要給他(她)“再來一次”的機會,耐心引導,溫故而知新,達到新舊知識快速融合的教學效果。
四、嘗試開展多種形式的開放策略式練習
1.形式的多樣性
小學數學任務練習的途徑可以多樣化,不局限于常見的“口答、板演、筆頭和操作”等方式,還可以通過“游戲、學習單、討論交流、編題、實驗操作(數學建模)” 等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參與度,在參與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仔細看題,細心計算的學習習慣。
2.策略的開放性
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即便是錯的,我們可以幫忙找到出錯的原因,修復知識漏洞;如果是對的,我們一定要給予他們肯定和表揚,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和自信力。
數學任務練習并非簡單的做題,在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我們更應注重的是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培養自我學習的意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設計科學的任務練習同樣也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松林.走出新課程的困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行為案例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王躍.練習設計應“有心栽花”[J].小學數學教師,2016(7,8).
作者簡介:
楊凌(1983.8-),女,安徽省廬江縣人,漢族,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