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麗
【摘要】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且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之一。在向應用型轉型的背景下,本文從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現狀出發,對專業建設路徑進行探索,希望對推動專業內涵式發展有所啟示。
【關鍵詞】轉型 數字媒體技術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220-01
近年來,隨著以媒體、網絡技術與文化產業的融合,數字媒體已滲透到了教育文化、影視娛樂、商業經濟等社會的各個領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數字媒體是以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為主導的綜合交叉學科,其精髓為“科技為媒,文化為體”。它已成為繼語言、文字和電子技術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載體。隨著數字媒體產業逐漸發展為信息產業里的支柱型產業,對多媒體、影視、動漫等數字媒體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應運而生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面臨向應用型轉型的大背景,專業建設路徑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1.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現狀
數字媒體產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高校數字媒體技術教育的蓬勃發展。2000年,全國設置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高校不到10所,短短十幾年,截止2018年3月,已有180所高校開設了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屬于工科學科門類,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相比,更偏重于技術。該專業盡管在我國高校有近20年的歷史,但在專業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1培養目標定位比較模糊
在如浙江大學這類“綜合研究型”大學獲批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之后,很多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也瞄準了數字媒體人才的社會需求,紛紛開辦了該專業。但從培養目標定位和規格設計來看,缺乏對學生未來從事行業以及行業所需知識與技能的系統分析和研究,沒有從學校整體發展定位和現有辦學條件出發,存在著“層次趨高”、“規格同質”、“素質求全”等現象。
1.2應用型課程體系尚未建立
縱觀大多數高校的課程體系,不難發現存在:借鑒參考其他高校的較多,符合培養目標定位的特色課程較少;選修課程設置較多,實際供學生選修的較少;獨立的實踐環節設計較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較少;課程內容注重系統性理論性較多,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實用性知識較少;傳統課堂講授較多,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較少等。
1.3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由于數字媒體技術是新興行業,技術型專門人才本身總體不足引起高校教師數量更是匱乏,雙師型教師更是少之又少。現有專業教師大多是由如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調過來的,缺乏對數字媒體技術方面深入的研究,對課程內知識銜接認識不深,對課程內容整體把握不夠,嚴重影響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1.4培養模式應用型不夠突出
雖說近年來各高校對實踐教學日趨重視,但對于應用性極強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僅僅依靠提高實踐學時比例、增加實踐環節等措施是無法完全滿足應用技術型專業發展需要的。
2.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建設路徑
2.1明晰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定位是專業轉型的立足點。在轉型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著眼于應用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學校實際為基礎、生源條件為根本”的原則制定培養方案。通過建立由行業協會理事、企業高管、技術骨干及專業教師組成的人才培養目標及方案研究和制定專業委員會,對企業、畢業生、專業人才市場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掌握市場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發展狀況,合理調整培養目標的專門化方向和相應培養方案,增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2.2持續更新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轉型的核心。瞄準藝術和理工相互融合的專業特點,不斷優化課程體系:一是以專業建設規劃引領課程設置,調整課程目標,構建“通識課+學科基礎+專業核心課+素質拓展課”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二是用素質拓展課代替傳統的專業方向課依據學生興趣和能力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培養;三是有機融合課程內容,將理論性強的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將實踐性課程進行綜合,著眼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四是引進企業標準內容與職業理念,將多媒體應用設計師、網頁設計師等職業技能相關內容通過整合與遷移植入專業課程中;五是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全真教學、模擬仿真、項目引領、產學合作、競賽導向、職業模擬”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加速建設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專業轉型的關鍵點也是難點。面對當前在現有數字媒體技術人才不足的情況下,唯有通過“內培外引”才能解決當務之急:一是聘請數字媒體行業精英,委托企業承擔部分課程教學任務,形成新的師資隊伍組織模式;二是建立現有教師的培養機制,將專業教師送到國內外高校、企業進行短期研修或實踐培訓,促使教師專業能力快速提升;三是推行真實環境中“干中學”,引導專業教師組建團隊承接各類數字媒體設計、開發、制作等項目,促進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極大提升。
2.4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模式是專業轉型實現的路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地方,加強高校、行業協會、企業“三合作”構建“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三進”,即行業知識進課程、行業專家進課堂、行業項目進學校,讓行業企業切實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真正實現“三對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數字媒體技術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望秀,譚敏生,汪鳳麟.地方院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生態化培養模式[J].現代教育技術,2013(4):89-91.
[2]夏三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與實踐教學[J].文教資料,2015(24):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