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盼鋒 馮洋 章曉云 卓映宏 藍佼 陳濤 何欣雨 陳躍平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233-02
當今世界,科學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炸式地增長,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醫學作為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戰勝疾病、提高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醫學教育在醫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醫學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實施將直接影響醫學人才培養的持續發展。醫學教育由學校醫學教育、研究生(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三個部分組成。而學校醫學教育、研究生(畢業后)醫學教育屬于醫學教育的基礎教育階段,主要負責為醫學生提供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而更多的醫學臨床知識、專業技術和醫學新理論、新進展的學習則來源于畢業后的繼續教育和長期的醫學實踐。
繼續醫學教育[1](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縮寫“ CME”)上世紀年代起源于美國,其定義為繼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之后,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制度。目的是使衛生技術人員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職業道德,不斷提高專業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以適應醫學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的發展。CME是繼大學畢業后的終身性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高層次的教育階段。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臨床能力、教學水平、科研能力3 個方面,缺一不可。其主要是通過包括進修、短期學習班、學術交流會以及以個人為主導的自我繼續教育為主要的形式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進行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補充、更新、拓寬和提高。此階段的教育對于醫務人員的臨床工作基本訓練、掌握有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基本的專業技能和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的繼續教育模式主要有脫產或半脫產辦班學習、會議形式的學術交流、函授與面授結合、業余大學、進修學習、廣播或電視教學以及互聯網遠程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2]。
1.目前低年資醫護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住院醫師等低年資醫護人員作為醫院臨床各項醫療工作的基礎力量,是教學科研的后備力量,是醫院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其臨床技能的提高是醫院臨床醫療安全、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任務[3]。這就要求低年資醫護人員必須積極參與繼續教育,不斷的學習新技術、科研方法,并主動參閱相關論文,進一步充實自己,也為更好地服務患者、提升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醫護人員若不及時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很難適應臨床及教學的發展。各種因素制約著低年資醫護人員醫學繼續教育的發展。
1.1低年資醫師對CME的認識不足
由于我國CME起步晚,我國的CME制度并不完善,使得醫務人員對CME在其職業生涯發展中作用認識不足和重視不夠,只是將參加繼續教育作為晉升職稱和獲得學分證明而不得不參加的學術活動。同樣一些開辦繼續教育的單位把舉辦繼續教育當作是一個經濟創收點,教與學雙方都把繼續教育當作一種經濟,而不是一種知識的傳遞與提高。這種錯誤的認識只可能使CME名存實亡[4]。
1.2教學方式及內容陳舊單調
目前我國的繼續教育模式主要有脫產或半脫產辦班學習、會議形式的學術交流、函授與面授結合、業余大學、進修學習、廣播或電視教學以及互聯網遠程教育等七種形式。在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下,學校缺乏對CME重要性的普及,使得畢業的醫學生并沒有形成關于繼續教育的正確觀念。使大多數年輕醫護人員意識不到終身學習對于醫學發展的重要性,加之我國現行的繼續教育模式單一,從而造成了整體的學術氛圍不強,嚴重影響了衛生技術人員參加醫學繼續教育項目的積極性[5]。
1.3工學矛盾
CME是繼醫學院?;窘逃彤厴I后醫學教育之后的一種終生性醫學教育制度。針對的主要對象是已經參加工作的單位工作人員。但由于低年資醫師臨床教學任務重,缺乏足夠的時間及機會去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及培訓班,因此導致他們的學習缺乏一定的連續性。
2.慕課的特點及意義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作為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信息化教育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已成為教育發展和變革的熱點之一。自2008年首次提出這一概念至2013年正式引入我國,慕課正以其大規模、開放性、低門檻等特點已經成為教育界研究的新課題[6]。MOOCs課程的參與者眾多,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八十幾歲的老人都有[7]。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多家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國內外知名高校相繼加入了“課程時代”(Coursera)、“在線教育平臺”(ed X)、“在線大學”(Udacity)三大“慕課”平臺,有效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提升教育質量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的改革[8]。
2.1 MOOCs為偏遠地區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
醫學教育是終身教育,醫學繼續教育尤為重要。慕課的興起為醫學繼續教育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發展契機。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大部分偏遠地區經濟落后,交通偏遠,人們觀念落后,健康意識薄弱,加上偏遠地區基層醫務人員醫療水平與綜合素質不高,導致這些地區的醫療狀況堪憂,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因此,對偏遠地區基層醫務人員的培養勢在必行。同樣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導致這些醫護人員缺乏有效的繼續教育及外出進一步深造的機會。而慕課其借助互聯網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全民共享,參與者準入門檻低,不受學習者學歷、國籍、所在地區等的限制,使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學習者都可以享受世界名校的優質醫學教育資源。這將有效彌補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不足,從而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不斷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2.2 MOOCs 為醫護人員提供更為便捷的學習方式
MOOCs大規模開放優質課程資源,為低年資醫護人員開展業務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低年資醫護人員可以結合自身基礎選擇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學習,這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低年資醫護人員作為醫院臨床各項醫療工作的基礎力量,日常臨床工作繁忙,往往無法保證足夠時間進行系統業務學習。慕課在線醫學教育課程的出現將為這些人員自主學習提供有益的平臺,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而不受時間的約束,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對日?,嵥闀r間的利用率。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基于手機終端慕課在線課程的開發和應用將會把慕課的便捷高效優勢提升到新的高度。
總之,相對于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MOOC作為對傳統教育的補充,已經不斷的在改變著人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內容。MOOC在醫學繼續教育中的廣泛應用將為醫護人員更為便捷的學習方式,將有利于他們業務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原英.臨床醫師參與繼續醫學教育活動的調查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0.
[2]郭克寧,彭偉,張衛東.臨床醫生繼續教育現狀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08):1292-1294.
[3]王奇金,徐曉璐,鄒大進等.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臨床技能培訓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02):96-98.
[4]馬紀偉.醫學繼續教育的問題及教學管理研究[J].時代教育,2013(24):1+5.
[5]羅文浩,吳小冉,韓忠宇,田京.論新時期青年醫師畢業后醫學繼續教育的發展[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05):680-683.
[6]解立怡,曹罡,趙耀.“慕課”背景下的醫學繼續教育[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05):483-486.
[7]李曼麗.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04):13-21.
[8]劉偉娟.中文“慕課”發展現狀研究[D].河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