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支持。隨著中俄跨境電商的穩步推進,復合型俄語人才緊缺已經成為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本文就如何培養跨境電商的俄語專業人才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跨境電商 培養模式 俄語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239-01
近年來,我國的跨境電商在迅猛發展,目前在國內各類電商平臺企業已達5000多家,通過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的外貿企業也有20萬家以上。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8萬億元人民幣左右,約占進出口貿易額比率23%左右。中俄跨境電商也在快速發展。開展跨境業務,必然用到語言。雖然如今英語已是通用語言,普及度很高,但在前端溝通采購環節,掌握俄語語言的人才持別受青睞。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對俄語人才的知識結構和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商企業所看重的是精通電子商務、熟悉國際貿易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俄語人才。作為高校,如何適應跨境電商發展,培養“上手快”的合格俄語人才,如何開展與之相適應的相關俄語教學,是擺在我們俄語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俄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俄語教學與專業外貿知識相分離
在當前經濟形式下,對純語言類的外語人才需求越來越少,掌握良好語言技能又掌握相關貿易知識的人才更受用人企業的歡迎。這些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還要通曉國際營銷、物流,商檢、報關等專業知識,還要熟悉國際商法以及跨文化等相關知識。
而目前的俄語專業課程的設置,低年級主要以俄語精讀課、俄語語法課為主要教學內容。高年級以俄語翻譯課程為主,只是單獨設置了諸如國際貿易實務等選修課程。這樣就把俄語語言應用和國際貿易、跨境商務分割開來,從而不能把語言和外貿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二)俄語課堂教學內容比較落后
第一,在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教材的更新往往跟不上當前的變化。俄語基礎教學方向和大綱變化雖然不大,但是在教材情景對話中的內容相對滯后,常用俄語詞匯甚至是外來詞語、縮寫詞等顯得陳舊。跨境電商的教學內容,還處于普及外貿相關知識的階段,還缺少相配套的專業教材。
第二,教學手段還較為傳統守舊。跨境電子商務依托于互聯網,跨境電商俄語早已與現實生活中的網絡緊密地結合起來。目前俄語課堂教學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這樣必然會使學生們所學和所用脫鉤,從而很難適應跨境電商對俄語人才的要求。
(三)教學重理論,輕實訓
由于受實訓條件所限,高校教學主要以課堂上的理論學習為主,即便是實訓課程也僅限于課堂內的形式,真正地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不多。理論與實踐脫節,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不少國際商務和跨境電商的相關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能力將所學知識用到實踐中。
二、對俄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建議
(一)“硬自身”,調整優化課程設置
作為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高校,要適時調整課程設置,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交叉課程,涉獵不同專業空間。把傳統的俄語專業課和跨境電商課程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必要的情況下,最好開展俄漢雙語教學。
(二)“請進來”,邀請專家入校培訓講座
高校可以有效利用在電子商務、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及外語等專業領域的社會資源,定期邀請一些工作在跨境電商前沿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做一些專業講座,從而使學生們及時了解該行業的最新知識和最新資訊,有助于培養一批適應經濟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外語人才。
(三)“走出去”,建立對口實訓基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要建立對口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根據據學生實際能力,適時安排實踐性的教學環節, 合理地分配學時。使學生們在實際操作業務過程中,既鍛煉了他們的俄語運用能力,又掌握了跨境電商業務的實際操作能力。
另外,提高俄語教師的跨境電商知識和技能,加強師資力量,也是培養模式環節中重要的一環。俄語專業教師往只精于俄語語言技能的教學,對外貿相關知識、特別是新興起的跨境電商知識所知甚少。所以擔任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自身就要加強跨境電商知識和實際操作的學習,這樣才能勝任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三、結語
當前迅速發展的跨境電商形勢對俄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認識到俄語教學和培養模式改革的迫切性。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傳統俄語教學培養模式,培養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俄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葉秀敏.跨境電商生態系統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華國振.義務多層次跨境電子實務人才的本土化培養策略[J].電子世界.2014,(4).
[3]余燕芳.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科教理論.2016,(5).
[4]柯麗敏,洪方仁.跨境電商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6.7
[5]陳艷. 日語專業人才的跨境電商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新風.2017,(2).
作者簡介:
王叢民(1972-),男,黑龍江慶安人,碩士,牡丹江師范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俄語研究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