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波
摘要:針對各地區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在對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進行賬務處理和管理時缺乏明確的政策依據,實務操作中面臨各類困難的實際,本文詳述了目前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核算和管理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簡要介紹了企業對于抵債資產核算管理的相關政策,并參考借鑒企業做法提出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相關政策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規范;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賬務處理和管理
一、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概念和產生
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是住房公積金借款人不能償還到期貸款時,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依法取得的用于抵頂借款人貸款本息的非貨幣性資產。其資產形態通常為房產、車輛、等有形資產。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需將取得的抵債資產依法進行拍賣變現,以彌補因借款人無力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而產生的損失。
二、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務中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在取得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后,受抵債資產市場需求不旺等因素影響不能立刻完成處置變現,不得不持有一段時間,但現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政策對于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持有抵債資產期間的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問題尚未進行明確規定,從而對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實務操作造成困惑。一是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會計要素屬性不明確,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雖名為“資產”,但不符合《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辦法》中關于資產的定義,不能按照資產進行賬務核算。二是現行政策對于抵債資產取得和持有期間的賬務處理未予明確規定,造成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在取得和持有抵債資產要進行賬務處理時無據可依。三是住房公積金管理政策文件中對于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規范管理和保值增值缺乏硬性規定,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普遍未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執行完善的抵債資產持有管理制度,不利于抵債資產的安全和保值增值。[1]
三、企業對抵債資產的管理和賬務處理方式
相對于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對抵債資產管理和賬務處理缺乏清晰明確政策規定的情況,企業在取得抵債資產時,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側》的規定,將抵債資產的會計要素屬性劃歸為資產,并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具體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和資產的后續管理。這對于補充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管理和賬務處理的政策規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企業取得抵債資產時的賬務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具體規定,企業取得非現金資產作為抵債資產重組債務時,企業應當對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按其公允價值入賬,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債權人已對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應當先將該差額沖減減值準備,減值準備不足以沖減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二)企業對持有抵債資產的管理和賬務處理
企業在取得抵債資產后即作為自有資產進行后續的管理,并根據資產的類型,依據具體的會計準則進行賬務處理。當企業取得的抵債資產是固定資產,須按月對其計提折舊,若取得的是無形資產且使用年限能夠可靠估計,則按月對其進行攤銷,若取得的是存貨,則企業至少應于每個會計年度末對其進行減值測試。
(三)企業對抵債資產進行處置時的賬務處理
當企業根據經營管理需要對抵債資產進行處置時,與企業持有的通過其他方式取得的資產進行相同的賬務處理。在抵債資產實際處置中,需要區分抵債資產的性質,按照該資產對應的會計準側進行賬務處理,并進行相關的損益核算。[2]
四、完善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制度的思考和建議
針對現行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政策文件對抵債資產的管理和賬務處理等問題還有待完善的實際,建議相關部門借鑒企業會計準則的具體規定,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等政策法規,從而更好地指導和約束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對抵債資產進行規范管理。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四項建議:
(一)明確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會計要素屬性
參考《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對于資產的界定標準,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符合資產的三項特征,即抵債資產預期會給會計主體帶來經濟利益,抵債資產為會計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經濟資源,抵債資產由會計主體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因而抵債資產從會計要素屬性上,應劃分為資產,并在會計要素屬性明確的基礎上,開展賬務處理和資產管理工作。
(二)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抵債資產賬務處理政策規定
借鑒《企業會計準則》等其他行業會計政策對住房公積金抵債資產的賬務處理予以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可專門增設資產類科目“抵債資產”,用于核算抵債資產的增減,并根據實際需要,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設抵債損益、評估費支出和維護管理支出等二級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1.取得抵債資產時的賬務處理
在取得抵債資產時按其評估價值入賬,借記“抵債資產”,并將逾期貸款賬面價值與抵債資產的評估價值之間的差額,借記“其他應收款——抵債損益”(當抵債資產的評估價值大于逾期貸款賬面價值時,記在貸方),對于發生的評估費等必要支出也借記“其他應收款——評估費支出”科目。
2.持有抵債資產時的賬務處理
考慮到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取得抵債資產的目的并非長期持有和使用,因而對抵債資產短期持有期間進行折舊或攤銷的意義不大,但對于抵債資產持有期間為確保其保值增值而進行的維護管理支出和短期出租實現的收入應進行必要的賬務處理。在發生抵債資產的后續維護管理費用支出時,可將所發生的費用支出記入“其他應收款——維護管理支出”科目。在對抵債資產進行短期出租取得租賃收入時,可將所實現的收入貸記“其他應收款——出租收入”科目。
3.抵債資產處置變現時的賬務處理
抵債資產處置變現時,對于處置變現取得的價款,借記“住房公積金存款”,并將前期取得抵債資產時“抵債資產”和“其他應收款”等科目的賬面余額進行沖減,最終將處置變現產生的凈收益倒擠入“其他應收款——處置損益”科目。若“其他應收款——處置損益”最終在借方,表示抵債資產用于抵頂逾期貸款時產生損失,應繼續向住房公積金借款人追償或按照規定程序作為壞賬進行核銷;若“其他應收款——處置損益”最終在貸方,則表示抵債資產用于抵頂逾期貸款時產生收益,應將產生的收益返還給住房公積金借款人。
(三)進一步嚴格貸款審批,強化風險控制
抵債資產是由于住房公積金借款人在貸款到期后無法償還發生違約行為而形成的產物。因而,要降低抵債資產變現困難等風險,首先需要強化對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審批和監控,從源頭上控制風險。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須嚴格執行貸款審批流程,加強與房產、銀行等部門信息共享,強化對借款申請人收入證明的審核,審慎評估借款申請人實際償債能力,不斷強化住房公積金貸款違約風險的控制,減少以物抵債情況的發生。[3]
(四)進一步完善抵債資產的持有和處置管理政策
一是加強抵債資產的保管,明確管理責任,并在取得抵債資產后分類登記入賬,妥善保管。二是盡快對抵債資產處置變現,減少因為抵債資產折舊等因素而導致的抵債資產價值減損。三是嚴控并杜絕抵債資產持有和保管部門和人員擅自免費使用抵債資產。四是處置抵債資產時應做到依法依規、公開透明,通過公開拍賣等市場化方式實現抵債資產的變現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馬軍.改進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幾點建議[J].財會月刊,2008 (11):51.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3]于盛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處理抵債資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2 (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