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春慶
新時期,基礎教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通過教研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專業素養。在此背景下,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順應改革需求,創建滿足教師發展需求的、具有海淀特色的教師教研機制,高水平服務區域教育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課程體系、育人理念、教與學的方式、評價體系等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如何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破解變革中的關鍵性問題,在實現自身成長的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是很多教師不斷思考與探索的問題。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從學科課程育人價值的理解、學科課程知識更新、增強學科課程育人意識等方面,針對不同教師的需求設計了選修與必修相結合的“5+M+N”學科教師發展課程體系。其中,“5”是面向本學科本年級全體教師的必修課程,“M”是針對不同發展階段教師需求的選擇性必修課程,“N”是選修課程。三者從課改中的核心關鍵問題出發,到核心問題中的關鍵要素探究,再到個別區域的落地生根,形成逐層細化與深入的完整體系,展現了課程的基礎性、豐富性、適用性和系統性,滿足了不同水平教師的發展需求。
1.系統思考,整體設計
“5+M+N”研修課程作為一個研修體系,重在系統性和關聯性,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教師發展。
其中,“5”課程為全員必修課程,重在引導學校及教師解決學科教學中的關鍵問題。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通過教材分析、研究課、微講座、專家講座等不同形式,針對學科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通過開展不少于5次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變革教與學的方式。
“M”課程為本學科教師的專題選修課程,所有教師參加,內容自選,重在通過持續性研討解決特定人群、課改發展中的專題問題。3-4次的研修緊密相連、循序進階。課程分學段、分學科、分區域、分群體設計,通過現場式、貼身式指導,分類、分層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N”課程是本學科聯片學校教師的自主選修課程,在區教研指導下,以學科教研基地、學區、聯片協作體為主體,針對聯片學校的教學關鍵問題,開展案例式研討,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發展的個性化問題,解決教研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5+M+N”研修課程,既強調每一個模塊內部的系統性,也強調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力求通過多方位、多樣化、可選擇的研修課程,促進教師專業素養與專業自信的提升,提升研修品質。
2.問題導向,深度引領
在課程設計中,研修內容的選擇尤為關鍵。為了更好地滿足教師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發展需求,視角需要更為多元。圍繞課程改革、學科教學、教師素養提升等關鍵問題,以“定位-實踐-反思-提煉-評價”的基本路徑設計研修課程,保證課程的可行性與實效性。
例如,北京市中小學學科教學改進意見提出,“中小學校各學科平均應有不低于10%的課時用于開展校內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學科據此也提出了立足學科本體的綜合實踐活動。對此,很多學校和教師都感到有難度。于是,小學教研室從這一關鍵問題出發,各學科分別設計研修課程?!?”課程中,一方面設計對“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認識與領會,讓教師知道“是什么”和“為什么”,形成思想與理論的共識;另一方面,帶領教師著眼學科本質,進行案例研發和課堂實踐,內化理論認知,形成基本能力,解決“怎么做”的問題。最后,在經驗分享、區域交流中提煉策略、把握規律,掌握“怎么做好”的路徑?!癕”課程中,圍繞這一專題,不同學科設計了豐富的專題研究,如學習活動的有效設計、案例研發與實施的關鍵問題、持續評價的有效開發與使用等,讓教師們在專題研究中不斷深化對這一專題的認識?!癗”課程中,我們在不同學區、不同學校進行實踐研究,引領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相同案例的差異化實施,保障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效落實這一課程。
在這樣的研修系統中,基于關鍵問題解決和重點專題研究成為推進教研工作、服務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抓手,真正為教師發展提供專業指導,為突破教育問題提供了專業力量。
3.機制保障,持續發展
在整體設計與實施研修課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和挑戰,良好的機制為課程的研究和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制定定期研討制度,聚焦研修課程中的關鍵問題,以階段匯報、專家講座、工作坊眾籌等方式隨時解決課程設計、實施與評價中的問題,形成了良好的研究與工作氛圍,為實現課程最優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如,制定專項課程負責機制,重在對某一個專題課程的深入研究。教研員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選擇1-2個專題重點研究,每個學科研究同一個專題的教研員結成研究小組,在團隊協作中豐富和完善本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研修課程。
另外,外出學習、教師成長等機制的建設,對創建課程、教師發展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研修課程化、研究系統化的探索與實踐中,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的每一位教研員立足教師發展,持續優化“5+M+N”研修課程結構,堅持研修、實踐、評價一體化,力求把“5”課程做精、把“M”課程做深、把“N”課程做實,在共籌、共享、共研中形成教育教學合力,切實有效提升各學科教師的育人能力,促進區域教學質量的高位發展,促進海淀基礎教育整體育人品質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