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蓮
【摘要】藝術類大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合理有效地應用英文原著閱讀的方式,能夠解決問題提升英語語感。本文首先對當前高等院校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語感缺失現象進行了簡單概述,探究了過度重視語法教學、英語基礎較差以及原著了解缺失等方面問題。隨后,重點分析了英文原著閱讀對于培養大學生語感的方案,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英文原著 英語閱讀 英語語感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91-01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階段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語感培養等方面內容越來越關注。在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同國際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良好的英語語感對于提升英語水平,提高英語應用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依靠英語原著閱讀的方式,培養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語感,成為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語感缺失現象
(一)過度重視語法教學
受到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國內大部分地區的高等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都將詞匯和語法教學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教師將過多的教學時間應用到了語法教學方面,學生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英語閱讀活動。大學生對于英文原著閱讀活動了解程度不高,導致了部分學生雖然能夠在英語測試當中取得較為優異的成績,但是實際的聽力和口語等環節仍有所缺失[1]。
(二)學生英語基礎較差
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就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文化課功底較為薄弱,英語基礎差更是成為了藝術類大學生當中最為普遍的現象之一。在進行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部分學生仍受到漢語言思維的影響,沒有能夠形成英語語感以及英語語言表達習慣。學生們的語言運用狀況不理想,導致了學生們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良的發展循環,語感缺失現象嚴重,使得藝術類大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下降。
(三)缺乏對原著文化了解
在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藝術類大學生所使用的英語教學材料大部分為國內英語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編撰而成。此種英語教學材料的優勢在于全面結合了中國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但是由于教學材料無法根據時代和社會的變化進行及時有效地更新,使得學生們接觸到的語言學習材料較為陳舊。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學生們對于英文原著閱讀材料缺乏了解,造成了在接觸外文材料閱讀時較為迷茫,英語語感難以得到有效培養。
二、英文原著閱讀培養藝術大學語感方案
(一)推薦針對性高的閱讀材料
根據前文的分析和論述可以了解到,當前國內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語感缺失的原因多種多樣,歸根結底還是教師和學生們在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不合理造成的。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需要結合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特點,為他們推薦更加適合的英文原著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們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英語語感,提高英語語言的學習和運用能力[2]。
(二)引導學生應用有效閱讀策略
針對部分學生在初次接觸嘗試英文原著閱讀時存在的心理障礙以及基礎知識水平不足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們采取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們提高英文原著閱讀的效率。例如,我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師鼓勵學生們應用Kindle、Goodreaders、喜馬拉雅等軟件平臺閱讀電子書以及有聲書的方式。利用Kindle中的生詞釋義功能,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地根據自己的閱讀進度,查閱生詞。在其他軟件當中,學生們還可以聽取最純正的英文原聲發音,增強英語語感。此外,針對目前英文小說改編電影較為火熱的情況,教師還鼓勵學生們通過原版電影的方式,引入英文原著閱讀。
(三)鼓勵學生參與閱讀打卡活動
為了全面提升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對于英語原文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參與到打卡活動當中,通過互相監督和互相鼓勵的方式,調動學生全體深化英文原著閱讀。
總結
綜上所述,英語原著閱讀是一項要求綜合英語知識運用能力的教學活動,在組織藝術類大學生通過英文原著閱讀的方式,能夠幫助大學生們探索到更加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英文原著閱讀材料,能夠在降低閱讀難度的同時,提升閱讀有效性。以此克服跨文化學習以及跨語言交際活動中的障礙,為增強英語語感強化第二語言的使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力揚.大學生英語閱讀障礙及教學干預對策[J].林區教學,2016(10):44-45.
[2]張瑩華.英語閱讀視角下大學生語感的培養[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