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不斷提高,國內的各項事業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我國企業的進步發展,在經濟新形勢的環境下,我國的企業需要適應新環境,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針對國有企業展開了深化改革,旨在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能夠為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文章就圍繞國有企業展開敘述,指出了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防范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控管理;財務風險;防范
進入新時代以來,全球化環境下各國和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同時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將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因此為了企業能夠健康發展,也為了全球經濟的穩定性,企業必須做好內部控制,更好地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這樣才可以保證企業自身的持續發展。在經濟新形勢下,我國的企業面臨著同樣的機遇和挑戰,為了能夠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相關人員就必須對其進行內部控制,這樣才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企業危機,提升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促進我國企業健康發展。
一、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概述
(一)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概念概述
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就是針對企業中的人、財務、工作流程以及資產等各方面進行監管的一系列活動,主要是希望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動可以正常有序、公平公正的展開[1]。對國有企業展開內控管理活動首先應該保證企業自身的財務信息和資產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真實性和及時性,這樣相關人員才可以在基本信息的基礎之上對內部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應該對國有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以及工作流程展開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對相關的機制進行控制管理也是一種十分高效的辦法[2]。
(二)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風險管理概述
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實質就是風險管理,通過對企業內部財務、資產、人員以及機制等各方面的內容進行有效控制,實質就是為了能夠防范相關的企業風險[3]。風險管理主要包括環境的控制、內部活動的控制以及內部審計的控制,在實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掌握相關的理論,從而能夠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點進行診斷,進一步對其進行改進和提升,最后相關人員是要根據相關的真實情況來展開具體的提升工作,這樣才可以樹立國有企業的風險意識,最終將內控管理同企業的日常經營相結合,提升其發展能力[4]。
(三)關于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的基本內容概述
對國有企業進行內控管理就一定要進行控制實踐,控制實踐國有企業發展的基石,內控體系的把握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企業目標的建立、企業內部人員的控制、角色和行為等方面都是控制實踐的主要內容[5]。內部環境的管理包括內部的審計問題以及相關人員的權責分工,另外企業的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管理內容,與此同時對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是防范相關風險的有效措施,能夠在風險來臨的時刻建立出應對策略,從而保證國有企業能夠正常生產和經營[6]。
二、關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概述
(一)關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類型概述
財務風險是指股東收益的變化風險以及企業可償還債務能力的變化風險,當前社會中,企業的資本結構中,債務、租賃等形式的資本所占比重逐漸增加,這就會導致企業所能夠償還現金債務的能力降低,為此大多數企業都會通過負債經營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有資金不足,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一旦企業的融資出現問題,例如融資產生的利潤遠遠小于債息率的時候,就會產生嚴重的財務風險,一般情況下的財務風險主要是指一種不確定性,在當前社會中,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和開拓市場同樣重要。
(二)關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概述
雖然國有企業有著國家政策的扶持,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財務風險,首先,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表現為國有企業的債務比例過高或者負債比率過高,這些都會使得企業面臨嚴重的經營危機和破產清算的風險;其次,當企業出現資金流動困難的情況時,企業的變現能力減弱,極易出現財務風險;再次,當企業出現固定投資的決策失誤現象時,由于出現的各種不真實、不準確的信息,可能會發展成為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企業的財務風險還表現為庫存結構不合理以及存貨周轉率不高。
(三)關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概述
當一個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時候,其成因肯定存在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當中,一方面,內部原因通常情況下是指決策失誤或者管理不善等方面,具體可以是國有企業當中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夠正確認識財務風險發生的普遍性,并且對重要性進行了忽略,或者是由于決策者的失誤造成的;另一方面,外部原因可以包括國家的宏觀經濟狀況、法律規范以及市場狀況等,當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不能夠及時準確的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時候,就極易出現財務危機,或者當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混亂的情況下也會出現財務風險。
(四)關于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及問題概述
當前,市場競爭逐漸加劇,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更加多樣,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對整個企業造成重大的危機,甚至會導致企業出現破產清算的狀況。國有企業對我國的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穩定作用,其經營管理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近幾年來,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國有企業還缺少對相關風險的重視程度,并且在內控管理上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都是其難以進步的重要原因,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狀況也時有發生,為了能夠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就必須對其展開相關的防范措施。
三、關于國有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措施概述
(一)積極應對環境變化,適應市場競爭
相關部門要認識到當前的激烈市場競爭狀況,從復雜的市場環境中找出自身的發展契機,避免惡性競爭,在良好競爭的基礎上謀求國有企業的新發展,盡可能地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應對市場環境、政治環境等的變化狀況,要有競爭意識。同時國有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系統還應該適應市場的變化,對市場環境進行真實準確的分析,提高國有企業的應變能力,同時還應當保證財務管理系統的有序運行,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增強財務風險意識,提升自身素養
因為我國當前的國有企業大多缺乏財務風險的意識,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財務危機對于國有企業將會是巨大的打擊,因此相關人員應該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意識,在具體的過程中還應當增強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提升內部管控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夠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提出恰當的應對策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將財務風險意識貫穿于日常工作的全過程。
(三)建立相關預警機制,確立體系標準
除了與時俱進和意識方面之外,建立相關的預警機制也十分重要。當前多數國有企業可能都會缺乏先進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當財務風險即將發生的時候,這種情況就會導致企業沒有辦法根據預警來做出及時有效地應對策略,這對于國有企業的正常經營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相關的科學決策的正確性對于預警機制的建立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四、結束語
文章將國有企業作為介紹的主體,首先對我國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生存和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介紹,然后針對國有企業的內控管理展開詳細描述,包括內控管理的概念、風險管理以及基本內容等方面,之后圍繞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了認真分析,指出財務風險的基本類型、表現、成因以及現狀問題等內容,最后將目光聚焦于國有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策略上,從適應環境、風險意識以及預警機制三方面對國有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進行提高,主要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所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康薇.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 (3):241-242.
[2]徐博.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7 (50).
[3]趙春陽,高德文.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分析[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7 (2):21-22.
[4]李煒錚.初探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及財務風險防范思路構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5 (6).
[5]王穎,龐莉.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及內控管理分析[J].商業經濟,2015 (12):30-31.
[6]王素珍.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