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芬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建立良好的數學素養。小學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基本能力如運算和推理。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比較吃力。信息技術的推廣為幫助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了應用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數學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18-01
1.小學數學課程的特征和及教學狀況
1.1小學數學課程的特征
小學數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能力,培養數學創新意識。小學數學在內容上并不太難,主要就是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初步的認識,但隨著年級的增加難度也會有所提升,因此,小學生接受起來會比較困難。
1.2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
1.2.1思維發展的影響
小學生由于智力尚未充分發展,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只能采取具體化的方式解決,做不到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當然,也有一些智力發展快的孩子可以學會用抽象思維來解決數學問題。所以,應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小學生的特點,并采取相適合的教學方式。
1.2.2記憶發展的影響
小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上較為不足,只知道采用機械化背誦的方式來記憶,只有隨著年紀的增長學會運用抽象思維才能理解相關知識。
1.3影響小學數學教育的因素
小學生活潑多動,不愛學習;教師教學方式無聊枯燥;教師專業性不強。綜上所述,影響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的因素有很多。
2.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小學生年紀小,很難長時間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數學學習有比較困難,所以小學生很難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取得實質性效果。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將可以學習與多媒體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1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知識具體化
數學是一門需要用抽象思維思考的學科,然而,小學生年紀尚小,不能充分運用抽象思維思考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把抽象的問題具體簡單化,便于小學生接收和掌握。
2.2利用信息技術創造學習環境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作用十分大,比如可以將復雜的圖像具體化。當小學生對于圖形這一概念不理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相關形狀的物體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
3.通過信息技術,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
3.1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優質資源實現共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改變傳統的被動教學。
通過多媒體可以共建資源共享平臺,幫助學生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優質資源,幫助教師優化自己的課堂內容,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在參考優質教學資源時,教師應該多選取一些與生活有關的生動形式的資源,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3.2通過信息技術,構建家長學校共同幫助學生學習的平臺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長要時常與教師聯系,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構建家長學校平臺有許多好處,比如:家長可以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學生作業督促學生完成,并且可以得到教師的指導;教師和家長可以隨時交流,比如考試前家長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備戰考試,考試后,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薄弱點,查缺補漏,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學校這一平臺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建立了認真學習的監督機制,在學校里有老師督促,學校外有家長監督,學生學習的效果較之前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小學數學老師提高專業發展
信息技術不僅僅只對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有好處,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國內有些教學經驗雖然十分豐富,但不能跟上時代技術發展的老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網絡上關于信息技術培訓的課程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利用多媒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好的適應當代社會的教育需求。
5.結語
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雖然有效的改善了數學學習乏味枯燥的特點,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不能全部拋棄。雖然信息技術有多種優點,但是也不能完全拋棄先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只能是作為教師課堂上的輔助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提高數學成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但又不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最終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完美結合,共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年總目錄[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1):106-132.
[2]劉彩虹.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電腦迷,2016(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