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增美 徐超
【摘要】思想道德的塑造需要學科知識為基礎,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因素,立足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巧妙的穿插,使學生不但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夠養成美好的品德。
【關鍵詞】小學數學 道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19-01
引言
新課改要求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德育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品德培養,在授課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科特色,與教學內容相融合。
一、小學數學中如何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
數學是一門技能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能夠很好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完善其個人思想品格。因此,數學思維的訓練對于個體人文思想的形成影響較大。在小學數學中,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數學講課之前,教師通過對學生講解數學家的故事,了解數學家對數學的執著,對自己數學事業上默默地付出與勞作。我們可以從公理與公式中進行深入挖掘,進行德育思想的影響。在小學數學中,公式與公理的學習比例較大,仔細探討后我們發現每一個公式與公理都蘊含著其豐富的德育思想。比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學習中,圖形的公式中就蘊含著方方正正,做事要棱角分明的做人道理。再次,在數學的計算中蘊含著較強的德育思想。小學數學在學習1到10的數數學習中,就蘊含著實踐出真知的思想。而數學中的大小比較,通過對不同圖形長短、高矮的比較,可以教會學生認識到尊重差異的思想。
在數學例題講解中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比如,在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中,其中的數學廣角是以家庭生活為背景,設計了包括吃飯、沏茶等一系列的生活情景進行數學的計算,在數學情境的設計中體現了尊敬父母、講文明、懂禮貌以及遵守秩序的道德思想,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
二、在小學數學中進行道德思想教育的具體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進行德育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很多的德育教育內容并不是特別明顯,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挖掘其中的道德因素,進行思想的滲透。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小學數學知識中嚴密的邏輯結構進行德育滲透。在進行數與代數,幾何圖形的認知以及數學統計與概率的講解上,可以在每個知識講解時講解此種規律是數學家們經過不斷地嘗試以及歸納整理得出的真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不短時間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使學生養成嚴謹做人的態度。其次,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數學中的應用題,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教育。比如,在進行土地的丈量教學中,教師可以要向學生介紹中國領土面積很大,但是實際的耕地面積較少,且我國水土流失嚴重,教師應該教育學生學會珍惜和保護土地資源。
2.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小學生是一類比較特殊的人群,特別是一些低年級的學生,其思想認知和知識水平都比較特殊,對于事件的看法并不全面,感知事物也比較籠統,難以分辨出不同事物的特點以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也比較模糊,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還處于形成發展階段。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些特點,進行課堂的設計,使學生從理性認知逐步過渡到感性認知。
3.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設計
小學數學是一門和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該應用于生活。為了更好的運用數學課堂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學生更好的培養自身的品德。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學生初步認識了數學,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不同數字的大小,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數學,使學生理解和感受數學,我們可以設計我們生活中的場景,引導學生認識到大小與多少。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的課堂游戲,以組織學生進行購物為主題,訓練學生數學計算方面的知識點。通過小游戲學生可以認識到購物中遇到的一些諸如砍價的問題,進行父母角色的體驗,更好的體諒父母,鍛煉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4.合理利用小學數學的辯證因素,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在學科知識中蘊含著一些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于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較為重要。而小學數學中的很多概念、公理、公式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教師應該本著遵循實踐的觀點,在實踐中進行概念的總結,并進行合理總結,最終得到真理性的概念。教師可以引導高年級學生認識到客觀物質及其關系的認識,從而進行唯物論與辯證法的啟蒙思想教育,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學忠. 淺析德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 速讀旬刊,2017(7).
[2]周永海.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更巧妙地滲透德育[J]. 現代交際,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