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追蹤調研作者所在中職學校的學生在“樂活TAFE”這一本校師生自行創立的微信公眾號輔助下的英語學習情況。在文獻閱讀,調查問卷和師生訪談的基礎上,總結了微信公眾號的廣泛性、及時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為中職英語學習者在優化學習習慣、豐富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英語學習;學習習慣;文化生活
一、背景介紹
“樂活TAFE”公眾號是由寧波外事學校TAFE部(TAFE是指澳大利亞職業繼續教育)的英語老師創建的,以開展學生活動和英語教學為主,輔以中西文化知識的傳播,旨在提高學生學習多元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養成自律的學習習慣。
公眾號主要分為三大板塊:“資訊拼盤”,“TAFE空間”,“生活大爆炸”。具體結構如下圖所示:
其中“X神來了”是鼓勵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無論在學習,品德,能力,甚至興趣特長方面有過人之處的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報名或老師推薦的形式,與讀者分享自己的經歷,交流情感。
“英語大咖秀”是由老師推薦一位英語口語能力強的學生,或者由中澳英語教師,錄制3分鐘左右的視頻,以熱門話題為依托,分享或教授英語詞匯,句型或表達。
“我看澳洲”和“節日大百科”是主要推送澳大利亞的生活信息和世界各國的節日文化。
二、調查方法
“樂活TAFE”微信公眾號運營迄今已有三年半,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平臺的使用效果進行評估。其中問卷調查對象為高一至高三學生。訪談對象是英語老師。
1、問卷調查評價結果
《樂活TAFE微信公眾號用戶滿意度調查問卷》共計發放450份,其中有效問卷402份。
(1)總體使用評價結果
在公眾號使用頻率方面,51.74%的學生有推送就看,18.91%的學生每天看,有70.65%的活躍用戶。由此說明,“樂活TAFE”的推廣和使用情況較好。
在使用反饋方面,64.68%的學生認為平臺能豐富英語知識、促進了解中外文化和習俗,54.98%的學生認為平臺在學習上提供和更多老師、同學交流英語的機會,37.06%的學生認為通過平臺能結識更多英語優秀的同學,6.97%的學生毫無收獲,說明公眾號對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有積極影響。
(2)分項使用評價結果
問卷對“X神來啦”版塊的使用調查顯示,學生最喜歡同學關于英語學習經驗、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的分享,這說明同伴的激勵能促進自我學習和進步。
在對“大咖英語秀”版塊學生使用反饋的調查(見圖2)中發現,約72%的學生認為同學分享的英語學習經驗和方法值得借鑒,公眾號的課外教學模式很有吸引力。
在對學生對“節日大百科”的使用評價,55%的學生認為節日推送方式新鮮實用,31%的認為時而新鮮時而古板,6%的認為單調古板,7%的認為傳統實用;關于推送內容,71%的學生希望可以看到更豐富的節日包括國內外節日和網絡新興節日。
另外對“節日大百科”和“我看澳洲”的使用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喜歡節日和澳洲生活信息的推送方式。
總的來說,學生對“樂活TAFE”的關注度較高,對推送的內容較為滿意。平臺也在以下幾個方面起到積極作用,首先平臺為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新的平臺;第二,學生通過平臺分享真實的生活學習經歷,傳遞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英語的氛圍;第三,時尚新鮮實用的英語百科知識可供學生利用碎片時間自由自主學習。第四,通過視頻、圖片為學生展現真實、直觀、立體的英語國家生活情況。
2、訪談評價結果
訪談主要了解了在英語老師眼中“樂活TAFE”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受訪老師們對公眾號給予肯定的評價。多位英語老師表示“英語大咖秀”的這樣的線上視頻教學更富樂趣,更能吸引學生的“圍觀”。而公眾號推送的其他英語百科知識也很有實用,比如中外節日的介紹是跨文化交際的滲透,英語國家的介紹更滿足有留學意向的學生的切實需求。最后,老師們表示對教學最有積極作用的是“X神來啦”和澳洲介紹中同學們的親身經歷分享,這對其他學生的激勵和影響比老師的語言更有力。
訪談的調查結果顯示公眾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使英語學習真正圍繞學生展開。
三、結語
“樂活TAFE”微信公眾平臺扎根于學校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具有趣味性的版塊,廣泛又及時地和學生、老師互動,促進學生利用碎片時間自覺地習得英語,豐富了英語學習的內容,延伸了英語學習的空間和時間。然而作為正在成長中的公眾平臺,“樂活TAFE”的運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保證推送內容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前提下,一方面信息的傳達方式不是以生硬的口吻,而是生活化、交流式的語言,適當運用流行的網絡語言以貼近學生的媒介使用心理。另一方面,在信息內容的安排上,要巧妙合理地安排直觀的視覺信息形式如照片、漫畫、圖標、視頻,滿足移動互聯媒體的碎片式淺閱讀的要求。平臺未來的成功在于不斷發現學生發展的英語學習需求變化,把握學生的求新求趣的心理需求。
參考文獻:
[1]汝一飛.高校官方微信平臺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8(3):82-85.
[2]吳紓恬.高效新聞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13(4):126-127.
[3]徐梅丹,蘭國帥,張一春,孟召坤,張杭.構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5(4):36-42.
[4]柴陽麗.基于微信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說學習訴求的調查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159):34-39.
[5]柳玉婷.微信公眾平臺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0):91-92.
[6]朱學偉,朱昱,徐小麗.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4(4):77-83.
[7]禮曉宇.淺談“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5):44-45.
作者簡介:李丹娜(1989-)女,籍貫:寧波,學校:寧波外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