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滄海 熊煥亮
摘要:本文主要應用了面向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一般過程模型于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教學中,該模型包括三個階段(課前初步掌握、課堂深度加工、課后鞏固反思)和十個環節(注意與預期、激活原有知識、加工新知識、預評估、認知協商、外化提取、遷移應用、課堂總結、鞏固練習和學習反思),所有因素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深度學習過程。該模型對學生深度學習有所幫助。
關鍵詞:翻轉課堂;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學
1 翻轉課堂基本概念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1]
2 基于翻轉課堂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模式的應用
2.1 教學模式
姚巧紅在論文“整合網絡學習空間和學習支架的翻轉課堂研究*”中提出一種教學模式:借鑒埃瑞克的DELC 模型、皮連生的廣義知識學習一般模型以及布盧姆的認知層次理論基礎上,結合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整合學習支架的認知協助機制和網絡學習空間的泛在協同功能,構建了面向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模型。模型由三部分組成:網絡學習空間、教學核心環節、學習支架應用分為三個階段(課前初步掌握、課堂深度加工、課后鞏固反思)和十個環節(注意與預期、激活原有知識、加工新知識、預評估、認知協商、外化提取、遷移應用、課堂總結、鞏固練習和學習反思),所有要素有機結合,共同形成一個完整的面向深度學習的翻轉課堂。[2]
本文主要對此模式在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中進行實踐應用。
2.2 應用
為了驗證模型在教學實踐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課題組選擇軟件學院兩個班學生為實驗對象,選擇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中“進程狀態與轉換”一節的內容為研究內容,開展實驗研究。
2.2.1 課前初步掌握
(1)教師通過網絡學習空間提供行為序列和任務支架,推送錄制的“進程”微視頻和準備的電子材料,明確整個學習過程和具體要求,包括課前,課堂和課后三個學習階段的關系,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抓住學習重點。
(2)讓學生回憶已學習的進程概念,進程控制塊以及進程調度信息。按照學習支架書寫要點,激活原有知識。
(3)讓學生利用手機中的電子材料和教材內容,依據行為序列和任務支架進行自主學習,對進程狀態轉換中各要素進行分析,總結進程從執行態到活動就緒,由活動就緒態到活動阻塞等轉換所需要條件。對新知識進行加工。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源碼。
(4)學生將自己源碼討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并選出有代表性的問題進入課堂的認知協商環節。
2.2.2 課堂深度加工
(1)四人一組,通過討論與整理,匯總出小組成員尚有異議或不理解的內容與問題。
(2)教師通過小組組長匯報的小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思考,讓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并加深理解,同時糾正錯誤的內容。
(3)聽取教師的講解,學生按照要求把“進程轉換”的幾種狀態,各狀態激發條件與引起原因,進程狀態間轉換等內容進行正確輸出,完成外化提取。
(4)遷移應用。教師舉例現實計算機操作系統中出現的常見狀態轉換,引導學生運用所建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然后小組成員開展互評,開展協作學習。
(5)教師課堂內容,重點知識點進行總結,梳理結構。
2.2.3 課后鞏固反思
(1)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學習提交進程轉換的源碼,學生通過提交作業,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注修改。
(2)在空間分享心得。學生通過反思,對“進程轉換”這個知識點理解與現實中出現的問題等進行總結。
3 總結
該模型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有獨立的學習能力,通過網絡把虛擬學習環境與課堂環境無縫銜接,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提升。同時,學生進行了多次信息加工,實現了深度理解以及靈活應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翻轉課堂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F%BB%E8%BD%AC%E8%AF%BE%E5%A0%82/3381700?fr=aladdin
[2]姚巧紅,修譽晏,李玉斌,陳小格.整合網絡學習空間和學習支架的翻轉課堂研究——面向深度學習的設計與實踐[J/OL].中國遠程教育:1-9[2018-11-08].https://doi.org/10.13541/j.cnki. chinade. 20181108.008.
該論文受江西省教育廳項目GJJ160376,江西省科技廳項目20161BAB212047資助。
作者簡介:吳滄海(1979.10-)浙江上虞人。
通訊作者:熊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