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正在逐步實現著由“富起來”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強起來”的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強起來”不是“現在完成時”而是“現在進行時”,中國“強起來”不但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需要治國理政理念的不斷創新。
關鍵詞:新時代;強起來;戰略思考
一、中國“強起來”的論斷深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中國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富起來”向“強起來”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五年里,“強起來”不僅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更是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1.中國“強起來”體現在強有力的政黨
由中國共產黨來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事業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實踐證明他們沒有辜負人民的重托,腳踏實地的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各項工作,引領中國人民在現代化事業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沒有忘記共產主義這一最高理想,為引領世界人民解放和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從嚴治黨,狠抓黨內作風建設。先后修改制定百余部黨內法規政策,立案審查省軍級以上黨員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真正做到將黨內的權利關進制度的牢籠。不斷凈化黨內的政治環境,打造一支忠誠、廉潔、德才兼備的黨員隊伍。
2.中國“強起來”體現在高質量的經濟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增量逐年遞增。“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三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1]經濟總量同2016年相比實現了1.32倍的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再是以前的單純注重GDP指標的粗放型經濟發展,而是主動適應新常態的戰略布局,謀求經濟高質量的發展。中國在通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領和支撐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供給側改革,釋放居民消費的潛力,從而使得中國經濟發展更趨協調。
3.中國“強起來”體現在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和生態環境的治理
一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可以通過文化軟實力的方式得以體現。新時代根據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文化戰線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文化改革發展卓有成效。公共文化資源分配更為合理,服務效能顯著提高;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體系,新聞出版、影視制作、文藝服務等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十八大以來,“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17.9%和23.9%”[2],國家大力推動生產各個領域的節能減排,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顯著得以改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如何“強起來”的戰略思考
在新時代,我們仍不能忘記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一地位也沒有改變。我們距離發達國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這一崇高志向仍需繼續奮斗。
1.中國“強起來”離不開馬克思主義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針對是否堅持社會主義這一問題曾做出過強有力的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3]
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同時,尤其注重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將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有機統一,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中國現代化道路。這條中國道路不僅是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現實路徑,更是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如何走向現代化貢獻的中國智慧。
2.中國“強起來”離不開中國共產黨
強黨是強國的前提。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已經有力證明,當今中國之所以能夠走上民族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不可替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站起來”和“富起來”的兩次飛躍,也必將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完成“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4]經過九十余年的艱苦努力,中國共產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方向性問題得到了明確,領導力和凝聚力大為增強,黨員的黨性修養逐步樹立,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群眾基礎更為牢固。
3.中國“強起來”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治國理政理念
從“富起來”向“強起來”的飛躍,是從關注經濟總量向重視經濟質量的飛躍,從全力發展經濟向保障人民公平的飛躍,從軍事、科技的硬實力向文化、觀念的軟實力的飛躍。這就更需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改進國家治理體系,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全面推動改革,走向強國之路。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興盛一時容易,長治久安艱難。目前中國正處在一個由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針對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判斷、重大舉措、重要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背景下針對中國國情的現實分析,是我們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黨組.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J].求是.2017-12.
[2]唐洲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N].經濟日報.2017-10-14.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郭賓,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