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克章
【摘要】讀書帶來的不僅是知識的拓展,更是氣質的改變、教養的提升。現代社會雖是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但閱讀的重要性卻是不言而喻,對小學生而言,更是不可小覷。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側重抓好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引領學生由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不斷拓展、延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素養。本文對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進行探討,旨在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學生的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是語文教學的一條基本規律。學生課內閱讀是閱讀能力的主體,課外閱讀是補充;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繼續;課內閱讀教方法,課外閱讀重應用。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內在聯系作為切入點,建立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的一體化的方法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聯系課外閱讀,激發課內閱讀興趣
習近平主席曾說過:“人的追求是否高遠、人品是否賢達、處事是否得體,應該說與是否‘曾讀數行書密切相關。”但事實上,學生在課內閱讀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更多的時間是自己在課外進行閱讀拓展提升。如此而言,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課內閱讀重指導,課外閱讀重積累,幫助學生準確獲取信息,形成閱讀能力,提升文化素養。
例如,依據高年級學生特點,我推薦學生去閱讀一些有精神高度的書籍,閱讀帶圖注音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學習保爾·柯察金百折不撓的堅韌精神,不屈服于做命運的奴隸,面對艱難阻礙一一打破。珍惜生命的點滴時光,不虛度光陰,認真過好每一天。學習魯迅先生的《吶喊》《彷徨》,見識平凡世界當中的人生百態,不可妄自菲薄或者是驕傲自大,不屈于命運的安排。我還讓同學們互相推薦課外閱讀書籍,并且進行推薦理由的演講,互相得到更多不同的感悟。教師切不可強行推薦哪些讀物,因為各個學生可能由于興趣愛好的不同會選擇不一樣的書籍,又或是自身的生活經歷有所不同,自然感興趣的讀物不同。
另外,我會給學生自由選擇讀書刊物的權利,他們的思維定然自由翱翔,思維發散程度必然更深。如此,學生才會有興趣愛好,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有針對性地閱讀讀物,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自身文化素養。在授課過程中將課內外篇章比較閱讀,也大大促進了課堂效率。尤其是學了《我和祖父的園子》,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生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興趣盎然。
二、立足課內閱讀,培養課外閱讀習慣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說起來倒是有些矛盾,以至于我們教師著重關注課內閱讀而忽略了課外閱讀。其實不然,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不能夠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進行辯證理解。這是對于我們教學而言極其不利的,課內閱讀是提出疑惑,而課外閱讀則是辯證回答解決疑惑。只有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將在課堂學習的知識鞏固好,使學生的思維培養得到鍛煉,更好地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水準。
比如我們在學《盧溝橋烽火》,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課外去查閱盧溝橋事件的人物資料以及相關文獻,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七七事變”這一事件。熟悉之后,更便于同學們掌握課內閱讀知識。再比如學習《三打白骨精》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外對《西游記》做一定了解,并且閱讀《西游記》其他章節,了解吳承恩先生的寫作風格;教學《鄭成功》,我推薦學生閱讀《鄭成功傳記》。另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做標注的習慣。將課內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當中。遇到精彩的描寫、生動的敘述將它用筆標注,這樣就養成了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積累了大量的文化知識、精彩描述語句,以及添些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長期如此,學生的收獲必定是巨大的。
三、課內外合作閱讀,構建有效閱讀教學
人最好的老師便是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有共同見解與愛好的朋友讀同一本書,將所讀的書分享感悟,那么收獲的必然也會更多一些。尤其是建立班級閱讀群后,學生經常會圍繞一個人物一個章節反復閱讀,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僅僅局限于你的同學,他可以是你的老師,也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分享各自不同的感悟,得到更多的見解有助于以后你對其他閱讀的解讀。另外,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養成閱讀標注的習慣。優美的詞句標注、形象的修辭標注、生動的比喻標注,逐步積累眾多的素材,同時在標注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寫下自己的一些感想或者是見解,深化閱讀、理解閱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養成“每讀書需記錄”的良好習慣。每一本好書用心對待,而這每一本書就是一本人生。而讀書筆記就是你對這份人生的感想。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理解閱讀,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內涵,從本質上感受文章。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閱讀理解水平才會不斷上升。
四、結語
在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是必不可缺的一項重要內容。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閱讀占據了我們成績相當大的比重。但閱讀是一件長久的事情,閱讀的習慣需要慢慢培養。因為閱讀是一件能夠從書本當中體味人生百態的事情,有利于學生拓展自己的見識,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以及主動去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學生只有有了課內閱讀的功底,才能更好地助力他們的課外閱讀,更好地提升閱讀素養。而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首要。
參考文獻
[1]班鳳.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C],2017.
[2]尹真真.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一體化的實踐探索[A]//當代教育評論2015(第2輯)[C],2015.
(編輯:郭恒)